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教导朱标说道:“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古人诚不欺我,标儿你日后治理国家,要善于纳谏,忠言逆耳可是利国啊。”
朱标表面上连连点头,可心中却在暗自吐槽:“父皇教导我要善于纳谏,可他本人却乾纲独断,从不听从谏言。”
武周时期。
武则天对狄仁杰感慨道:“太宗皇帝曾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而魏征多次犯颜直谏,太宗均不以为意。朕如今治理国家,还是很需要如狄卿这般志虑忠纯,敢于任事的官员啊。”
狄仁杰拱手道:“陛下谬赞了。”
汉武帝时期。
刘彻满脸怒火,一拍桌子怒道:“如此臣子,太过于放肆了,即便君上有误,焉能如此犯上,简直是岂有此理。这萧衍也是废物,身为皇帝,只去约束自己,却放任臣子享乐,如此君不君臣不臣的国家,哪里不会灭亡呢!”
【就在侯景到达建康的消息传入城中后,城中顿时一片哗然,人心大乱,在御街上行人都乱做一团,各处交通都被堵塞了。】
【然后,侯景派遣使者进入建康城内,探听虚实。此时的侯景只有八千余人,还是很心虚的。】
【而就在次日,侯景的部队在向秦淮河南岸移动时,驻守在北岸的是萧衍的东宫学士庾信。史载:“庾信方食甘蔗,有飞箭中门柱,(庾)信手甘蔗应弦而落,遂弃军走。”】
【侯景的部队刚刚到达南岸,还没有渡河时,庾信正在吃甘蔗。突然一支冷箭射中他旁边的门柱,吓得庾信丢掉了手中的甘蔗,仓皇弃军而逃。】
【就在庾信逃走后,萧正德安排的人及时赶到,将侯景部队放过了秦淮河,就在同一天,侯景彻底包围了台城,将萧衍完全困死,隔绝了内外消息。】
【台城是萧梁的宫城,梁武帝萧衍此时就在城内。南梁国内人心震动,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勤王。这其中有些野心家,准备坐观局势,也有人真正的是要前往建康勤王。而这些前往建康勤王的部队,一共有两支,而这也是侯景面临的最后两道考验,一旦失败,他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侯景虽在北方争霸中被扫地出局,可他还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名将,南方这些士族将领如何是他的对手。他在诸多不利中,精准的把握住了战机,两次都化险为夷,成功翻身上位。】
【第一次是在侯景兵围台城后一个月,萧衍的第六子邵陵王萧纶领兵数万,从京口西进,准备讨伐侯景。可一个纨绔宗室如何是身经百战的侯景的对手,至蒋山时便被侯景击败。】
【而这个萧纶所做过的事情极其离谱,有一次他被父亲萧衍训斥了。他当时便怀恨在心,特意让人找了个与他爹萧衍长相相似的老人,令他穿上黄袍,坐在高处,他自己再跪地演戏,诉说自己的委屈。演完戏,萧纶将老人拖下来,直接在庭中打死。萧衍得知此事后,以萧衍对宗室的厚待都差点赐死他。这么一个离谱的人,如何是侯景的对手?】
【而第二次才是真正的威胁到了侯景。自太清二年十二月底开始,来自南梁全国各地的援军蜂拥而至,逐渐汇聚了数十万兵力,远超侯景的实力。】
【联军共同推举柳仲礼为帅,不止进入了建康,甚至还渡过了秦淮河,将侯景完全包围。也就是侯景包围了萧衍,勤王军又包围了侯景这么一个局面。】
【但是就在这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局面下,侯景竟然硬生生的找出破绽,并最终翻了盘。】
【被勤王军包围之后,侯景和联军几次交战,均是互有胜负。但联军外有支援和补给,而侯景可是在包围中,局势越发展,越是对侯景不利。因此侯景竟向萧衍提出了和谈请求,而离谱的是萧衍竟然同意了。】
【侯景提出和谈完全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自己的部队有休整的时间。而萧衍之所以同意,也是因为他在重压之下已经完全受不住了。】
【当侯景攻入建康时,大量的军士和百姓进入了台城固守,而此时的台城中也储备的足够多的粮食。但是偏偏有一点是致命的,慌乱之中,所有人都只顾着逃命,完全忘记了砍柴火和储备食盐。】
【侯景于当年十月底开始围攻台城,而此时寒冬将至。而到了双方准备和谈的太清二年二月,台城已经被包围着,度过了一个冬天。】
【没有柴火这点还能解决,拆点房子,反正那时候房子多是用木头盖的,凑合凑合也能用。可没有盐,这就不是人力所能克服的困难了,再加上缺医少药,台城又在打仗,导致内部到处是病患。】
【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尤其是身为皇帝的萧衍,这实在超出了他所能忍受的极限。萧衍此时只想赶紧结束这一切,眼瞅着侯景想要和谈,台城内的萧衍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在台城内众多勋贵的支持下,一致同意与侯景和谈。】
【其实,城外的援兵也并非真的无力解围,曾经台城内柳津站在城头向他的儿子联军统帅柳仲礼喊话:“你的君王和父亲如今有难,你不能竭力救援,百世之后将会以什么面目示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柳仲礼呢,完全把他父亲的话当做没听见,每天勤王军大营内都是歌姬在跳舞,将领在饮酒,大家都是乐不可支,谁愿意去和侯景拼命。而此前已经失败过一次的萧纶见友军不动,他也坚决不上,他还在等着继承萧衍的帝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