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宁可继续砸下去。”陈鹤出言威胁。
商人们陷入沉思,他们的确有钱,也肯花大价钱买些摆件彰显自己的身份。
但一件精美的瓷器,售价一百两已经让他们很心疼了,现在售价提高到五百两,和明抢有什么区别?
见商人们默不作声,陈鹤想起赵鼎的叮嘱。
那些商人看似精明,其实很好拿捏,他们往往不见棺材不落泪,那就一直个他们施加心理压力,逼他们迅速作出选择。
有了压力催动,再想让他们掏银子就没什么难的了。
“再砸一次,也不知道作价一千两白银是否有人会买。”
陈鹤心中有些疑问,却毫不拖泥带水地抡起锤子砸向另一尊瓷瓶。
金属与瓷器碰撞,五百两白银瞬间消失,在场的围观者无不扼腕叹息,大呼肉疼。
就连楚国来的贵人,项大人也是一脸的不解。
“现在瓷瓶只剩下一尊了。”
一位紫衣富商终于按捺不住,掏出银票就要买下这仅剩的瓷瓶,却不想被周炳拦住。
“我愿意出五百两买下它,你为何要拦我?”
送上门的生意都不做,紫衣富商越发觉得陈鹤几人古怪。
“现在这尊瓷瓶价值一千两白银。”陈鹤解答道。
听到这个价格,就连往来京城做生意,每年卖出去上万石粮食的张合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片刻的功夫,一尊瓷瓶的价格就从一百两涨到一千两,这少年真是好手段。
拿出千两白银,对在场的富商们而言并非难事,他们那个人的生意资产没有四五万两银子。
可白银千两,只换来瓷瓶一尊,也太过奢侈了。
除了躺在功劳簿上享受朝廷供养的权贵们,谁会舍得买这玩意儿。
“有意思。”项大人嘴角上扬,脸上露出玩味的神色。
紫衣商人发现自己要用方才十倍的价格购买一尊瓷瓶,脸上露出心疼的表情。
但他仔细盘算了一下,若将这尊精美的瓷瓶送给京城刘爵爷,得到和军队做生意的机会,这一千两的付出是值得的。
但他还来不及再掏出一张面值五百两的银票,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项大人抢先出手,拿下了这尊瓷瓶。
“一千两,这尊瓷瓶我要了。”
看到面值千两的巨额银票,不仅仅是围观的群众,就连许多富商都看呆了。
银票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大宗商品交易,大晋的银票由各大钱庄独立发行,但规矩却是相同,认票不认人,只要票子是真的,立即兑付现银。
而大晋银票面值上限就是一千两。
除了一些大商人,绝大多数交易只会用到一百两面值以下的银票。
这已经足够了,毕竟在大晋,一个普通农民生活一年,也就花上四五两银子,这还是算上各种税负。
事实上,就连陈鹤、周炳也很吃惊。
离开陈府前赵鼎说要赚一千两银子,否则他宁可将瓷瓶全部砸碎,一分也不赚。
没想到来到大街上叫卖,作价一百两银子有人心疼,作价五百两银子有人犹豫,作价一千两银子却有人二话不说拿下。
这年头银子这么好赚吗?那为何我总看到父亲在书房里为银子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