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故意不唤“母后”而喊我“娘”我哪能猜不出她卖的这点小小的乖,心里虽然气恼,却仍是被她哄得消了大半:“又上哪淘去了?”
&esp;&esp;义王额头上的汗把额际的发丝都打湿了,中礼虽然故作平静,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esp;&esp;“这么急急忙忙的跑来找我,到底哪里又不顺心了?”
&esp;&esp;义王扭头看向中礼,眼神示意妹妹说话,没想中礼咬着自个的嘴唇却始终不开口,有些苍白的面颊浮起一片红云。
&esp;&esp;我大为惊讶,对于我这个二女儿,向来可是敢说敢做,性格爽朗磊落,行事不拘一格,可从来没见她有过这副扭捏羞涩的模样。
&esp;&esp;义王见状,突然高声嚷嚷:“二妹流血了,流了很多血唔!”
&esp;&esp;中礼一把捂住大姐的嘴巴,一张小脸窘得通红。
&esp;&esp;我稍稍一愣,转眼有所领悟,眼睛瞟向纱南,纱南会意,挥手将殿内的宫女黄门一并驱逐出去,然后关上了门。
&esp;&esp;“你堵我嘴做什么?快憋死我啦!”
&esp;&esp;“谁让你胡说八道的!”
&esp;&esp;“我哪有胡说八道,我明明说的是实情,你”中礼气得直跺脚,捂着脸不住的扭动身体。我乐呵呵的将她拉过来搂在怀里:“原来是我们中礼长大了呀!”
&esp;&esp;细细看这个二女儿,五官细致,眉眼娇柔,已非当初稚嫩的孩子,忍不住感叹,果然时光如梭。
&esp;&esp;“娘,二妹会不会死啊?”义王一脸担忧的问“宫里的女医说不要紧,可我见她和中礼叽叽咕咕不知道说了什么,吓得中礼脸都发白了”
&esp;&esp;“少浑说。”中礼红着脸争辩“你什么都不懂。”
&esp;&esp;“我不懂?难道你就懂了么?”
&esp;&esp;我噗嗤一笑,原本女孩子来初潮这档子事,我私底下更留心大女儿义王,真没想到中礼会后来者居上。
&esp;&esp;“这是好事呢,没什么好害羞的。”我摸着中礼的小脸蛋,她的脸色真的不是太好看“肚子疼不疼?”
&esp;&esp;她摇头:“乳母给我熬了糖水,现在好多了。”
&esp;&esp;难得这孩子能如此镇定,我心里欢喜,忍不住笑道:“中礼长大了,这算是个喜事,你想要什么,告诉娘”
&esp;&esp;她眨巴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亮了起来:“要什么都可以吗?”
&esp;&esp;“是啊,只要娘能办到的。”
&esp;&esp;“娘一定能办到。”她兴奋的拉住我的胳膊,激动的说“只要娘开口去求父皇,父皇一定会听娘的话!”
&esp;&esp;我诧异起来,正待细细询问,一旁的义王也跳了起来:“是啊!是啊!娘你快去救救梁松吧!”
&esp;&esp;我被她们两姐妹不住拉扯,脑袋都快晃晕了:“你们总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吧?”
&esp;&esp;“都怪那个伏波将军多事!说什么杜保不是好人,让侄儿不许跟杜保来往,搞得父皇现在很生杜保的气,顺带还训斥梁松和窦固。他们两个好可怜,听说今天在朝上不住磕头谢罪,都磕出血了”
&esp;&esp;我目光转向纱南,纱南冲我微微点了点头,悄悄走向殿外。
&esp;&esp;义王仍在喋喋不休,我听了半天也理不清个头绪,于是制止她再呱噪,转头问中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清楚,不许有丝毫隐瞒,若有欺瞒,我也帮不了你们。”
&esp;&esp;中礼神情晦涩,目光闪烁,过了片刻,她敛衽跪在我面前,拜道:“女儿不敢有所隐瞒,但求母后看在女儿的面上,让父皇网开一面,饶过梁松与窦固吧。”
&esp;&esp;她口齿伶俐,说话有条有理,远比义王的浮躁片面之词来得理性。原来,事出之因在于身在交?n的马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教导兄长的儿子马严、马敦二人,告诫他们与人交往要慎重。信中举例提到两个人,一个名叫龙述,时任山都县令,一个名叫杜保,时任越骑司马。马援叫侄儿宁可学龙述,也不要学杜保。
&esp;&esp;这原是封十分普通的信,可不曾想有人在皇帝面前参奏杜保行为轻浮,祸乱群众,奏书提到了马援训诫侄子的信,借此弹劾梁松、窦固二人与杜保结交。刘秀将马援的信和奏书一并给梁松、窦固看,把这两个年轻人吓得不住叩头流血。
&esp;&esp;听完我并没有马上表示什么,故意岔开话题,戏谑道:“义王气愤,我能理解是为了梁松,中礼这么紧张,又是为了什么?”
&esp;&esp;义王偷笑,用手肘悄悄捅着妹妹,哪曾想中礼一点也不羞怯矫情,反而很大方的说:“母后,你也说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心里喜欢窦固,自然偏向于他。”
&esp;&esp;我失声而笑:“听你的口气,难道还想请父皇赐婚不成?”
&esp;&esp;“女儿很小时便说长大要嫁窦固,如同父皇当年发愿说娶母后一样,绝非狂言虚话!”她说得非常认真,我收了笑容,有些发怔的瞧着她,、刘兴,一齐由公擢升为王。
&esp;&esp;随着盛夏的来临,刘?越来越惶恐不安,上西宫请安时,时常恍惚走神,满腹心事,郅恽的劝导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最终他向皇帝提出辞让皇太子之位,愿任藩王就国。刘秀先是不允,这事便拖了几个月。
&esp;&esp;“想给刘阳改个名讳。”坐在床上批复奏疏的刘秀,忽然向我提了个很奇怪的建议。
&esp;&esp;“为什么?”孩子的名字好好的叫了十五六年,怎么会突然想起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