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扬帆主角 > 第129章(第1页)

第129章(第1页)

&ldo;只怕回不去了,上次私访,我和九江知府一同去过庐山,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我们来时的那个洞了&rdo;

&ldo;你没记错地方吗?&rdo;周涛顿时紧张起来&ldo;你认为我记错的可能性有多大&rdo;

周涛不说话了,是啊,上次算走得匆忙,这回朱显波特意去找,不至于找不到地方啊&ldo;那你得尽快通知朱丹和张蕾啊&rdo;周涛急归急还是很冷静,再说现在大家身份都很显贵,没必要急着回去但是说完就哭起来,这女人啊,看着很坚强朱显波无奈的摇摇头朱显波只好连忙安慰&ldo;别哭了就算我们回不去,朕一定一辈子保护你们&rdo;

哄好了周涛,朱显波听从了周涛的建议,得尽快让这两女人知道情况,不然到时候埋怨起来不是一下两下能解释清楚的朱丹听朱显波说回不去了,哭得厉害了她远没周涛那么冷静,本来在皇宫的生活还算平静,没曾想朱显波一下掀开了炸药包,思乡之情涌上心头&ldo;那怎么办啊?&rdo;

&ldo;回不去,我们就呆在这边,我们一起白头到老&rdo;

回不去也没办法,这是高科技,他们几个只能算懂点皮毛的志愿者只好两个拥抱着一起哭,到最后还是交点公粮了事这女人一伤心就催粮,哎

第一百一十七章驱逐皇太极

思念归思念,事情还得照做,皇帝还得朱显波来当,锦州一战大败皇太极,该睡不着的应该是皇太极了,我大明占驻锦州,他如鱼刺在喉卡不死他也憋死他大明有火枪火炮,他那些骑兵攻城只怕是废物一堆现在他一定后悔首都定在盛京了,没想到明军这么快就能攻陷锦州,而西方的蒙古各部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了同时朝廷不断征调兵,铸造大炮,有刘立洋和李自成在锦州,我大明关内总算安稳了,应该抓紧机会休养生息,朱显波给刘立洋去了一封,让他像当年教我一样,耐心的教三位进士的武功,也许将来用得着,朱显波想刘立波应该不会让我失望伤不起,龙康仔,穆友前,你们要要学啊,不要辜负朕的希望由于大清战火未熄,朱显波推迟了接见各国使者觐见的时间,让他们等到我灭了皇太极再来朝贺,以表大明朝威严和决心建贞五年中秋,洪承畴送给了我一份礼物,陕西境内起义参与基本肃清关中也算是国泰民安由于海外贸易的增长,加上老天爷帮忙,不添乱,大明国库日渐充裕朱显波也知道小日本欺侮明朝没海军,但真正的大型商船出现在日本沿海时,还没胆量跟荷兰人一样扣押大明船只,这也是万幸有了钱就得强军,落后就要挨打,何况东北还有个皇太极倒是北方的鞑靼还比较低调,陆路贸易增长很快,朝廷大臣门按朱显波的要求,拿陶瓷,茶叶,织布换蒙古马由于蒙古部落众多,倒也没人生疑,毕竟历朝历代,南方都是去蒙古换马的毕竟蒙古马有血种优势徐光启忙里偷闲居然写完《农政全书》对大明的农业生产指导意义深远啊朱显波吩咐工部大量印刷发往各省各州毕竟在明朝这个时代,农业是第一位折腾完农业,朱显波还是盯住徐光启,让他继续搞火枪,火炮根据徐光启的回忆,澳门的葡萄牙人应该很擅长,于是让他亲自去那边请了几个顾问回来总之,军事要强大,科技须先行由于觉华岛的战争教训,朱显波知道了战船对大明的重要性,我大明从南到北几万里海疆,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不过当下的主要任务还是消灭皇太极再说于是先吩咐下去,让徐光启先带着那些匠师和进士们先弄起来,不定什么时候能出成果呢张蕾的中央将军倒是当得不赖,训练兵很有一套方法只是她依然对朱显波不屑一顾建贞五年十月,开平卫来报,袁崇焕再次出兵骚扰皇太极,以配合锦州攻势,结果不幸负伤,没想到箭里居然有毒,几天后一代名将不治身亡留下一子一女在夫人身边,朱显波连忙叫人将袁崇焕的子女接到京城,这名将之后要善待,尤其是袁崇焕的儿子,如果有出息就加要重点栽培,说不定是第二个戚宏亮见到袁崇焕的妻儿时,朱显波大声痛骂皇太极可恶啊,前杀我侍郎,后毒我大将一来是要化悲痛为力量,而来顺便安抚袁崇焕一家老小并承诺朝廷会立即展开行动,为袁崇焕报仇雪恨于是朱显波马上调祖大寿任开平卫总兵,京师四营凑齐八万人马,两营火枪,五十门大炮开赴锦州,令刘立洋,李自成等人出兵攻盛京经过几次增兵,山海关,宁远,锦州一带,刘立洋的统辖下已经有近二十五万,其中骑兵五万,火枪四营,火炮一百门至此大明京畿军队已经有一半在关外了,对皇太极也形成了数量优势,由于皇太极开始分兵把守,朱显波知道特种兵的机会来了于是令戚宏亮率特种部队赶往前线增援,叮嘱戚宏亮,部队主要用于夜间偷袭,追击之类,好钢用在刀刃上,正面战场还是让其他军士去顶另一方面修书至蒙古各部,大骂皇太极无德无义,大明决定将其剿灭,希望各部保持中立,并切断于皇太极各部的联络,一旦明军击败皇太极,希望各部落不要收留皇太极部族朱显波这招也是一石二鸟,一来防患于未然,让蒙古各部不敢轻易支援皇太极,二来断掉皇太极的后路,让其没有机会逃入茫茫大草原朱显波给刘立洋的命令里只有一条:务必打下盛京,赶跑皇太极不能让其在两河流域有立足之地朱显波的计划是把皇太极往北方赶,往西伯利亚赶,越北越好最好是去无人区替大明朝守备疆土,将来等大明朝又空暇再一一接管要怪也只能怪皇太极他命不好,遇到朱显波,还妄自称帝,居然都城定在离山海关这么近的地方,分明是想集中兵力南下本来以为大明自万历以来常年怠政,气数已尽,未曾想出来个少年建贞,文治武功样样了得早知道大明皇上如此,也学蒙古假装臣服,做一方霸主算了朱显波这次只所以不亲征,也是想给刘立洋一个立功的机会,李承宗这人虽然能干,全国各地布防得当,但王拓的锦衣卫私下来报,他每次征调兵时多少都有贪污银两,如果刘立洋能顺利拿下盛京,到时候调回京师做尚书也是个好棋当然也有稳定朝局的考虑,后宫也好,朝廷也好不能长期空缺皇上,一旦权力真空,就会有人蠢蠢欲动,欲望这个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当然朱显波也是有足够的把握了,刘立洋和李自成都不是等闲之辈,再加上戚宏亮的辅助,再加上火枪大炮的威力皇太极就是再固守也很难顶住,很狂骑兵擅长野战,守城不是皇太极想要的很快,前线传来好消息,刘立洋和李自成已经合围盛京刘立洋跟随李承宗很久,也经过朱显波和周涛等人的强化训练,指挥能力一流加上我大明火炮和火枪占据强大的优势,李自成和戚宏亮等小将英雄善战,皇太极被围不算太冤枉一个半月后,刘立洋来报,在我大明火炮火枪强攻之下,大明军队攻陷盛京,清兵死伤过半,俘虏两万,皇太极率残部逃往松花江北朱显波立即下令追,这家伙不能给他喘息机会,同时调祖大寿到山海关,加强关内外建设再一月,前线来报,大军于松花江北斩啥清兵约两万余人,皇太极残部不足万人,逃往兴安岭请求指示朝廷随即下令,升刘立洋为辽河总督,总督府设原盛京,屯兵八万,管理自山海关向东向北辽东,两河流域及远至兴安岭外伺机肃清大清残余皇太极啊,皇太极,不是你无能,是我建贞太能,等着,早晚将你活捉随即又升李自成山海关总兵,祖大寿前往东北,专门负责肃清皇太极等余孽,刘立洋也好安心治理辽河地域自此山海关外屯兵十万,三海关屯兵三万,其余部队系数撤回京师大营同事刘立洋推荐的穆友前接替祖大寿任开平卫总兵自此,朱显波治的大明内陆几无战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