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7日,国军取得台儿庄大捷,毙伤鬼子一万余人,全国抗战士气高涨。
金华,211师指挥部,秦中华跟陈易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师座,咱们转战豫东的计划是不是先停下来,观望一下战事发展再说?”陈易说道。
台儿庄大捷歼灭了一万多鬼子精锐,让陈易对徐州会战的前景乐观起来。
如果国军徐州会战打赢了,豫东他们就没必要去了。
“陈参谋长,台儿庄大捷打的是很好。
但是鬼子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南北夹击徐州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所以咱们该做的准备还是得继续做。”秦中华沉凝说道。
“是,师座。”陈易回道。
秦中华能理解陈易的心态。
毕竟,台儿庄一战,国军重创了鬼子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两个精锐师团。
就连校长都在此战以后,认为优势在我,抗战的转折点已经来了。(校长当时真这么说的。)
不停的往前线增补部队,而且他已经亢奋到多次越级给前线将领汤恩伯和孙连仲等直接下令,指挥作战。
但实际上,国军在台儿庄战役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接近五万人。
而且士兵疲惫不堪,装备严重短缺,尤其是重型武器匮乏。
相比校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人就谨慎很多。
他深知深知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六十万国军想要在平原上三十万精锐的鬼子打决战,几乎是不可能赢的。
所以他提出了机动攻势方案,试图通过小规模部队包围日军,同时使用游击战术切断敌军补给线,但未被校长采纳。
于是,不论是鬼子还是国军,都想在徐州围歼对方。
战至5月15日,鬼子华中派遣军占领蒙城。
校长这才意识到,徐州的六十万国军有被南北合围的风险,优势不在我。
于是,他听从李宗仁的建议,下令撤退。
同时,国军统帅部也意识到了豫东的重要性。
5月16日,金华,211师指挥部。
“师座,统帅部来电,命令我们211师,前往豫东。”陈易报告道。
“命令比我预计的晚了半个月,不过还来得及,让各旅长到师指挥部开会。”秦中华命令道。
“是,师座!”陈易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