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她才是陈酿最不敢面对之人。
从前,他只当她是个孩子。不承想,即使小如婴孩,也终有长大的一日。
她也会懂得男女之情,也会懂得伤心难过,再不是初见时,那个女扮男装,无法无天的谢七娘了。
陈酿离开那日,众人皆至二门相送。自然是熙熙攘攘,各怀心思。
他一一扫视着人群,唯独不见七娘身影。陈酿叹了口气,只决然转身上车。
罢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不见也好!
而此时的七娘,只呆坐在闺房的案头,克制着自己想要出去的冲动。
阿珠见着不忍,只劝道:
“陈先生这就走了,小娘子不去送送?”
七娘心下直直发麻。她伸手触摸自己的唇,似乎,还能闻得他的青草香气。他的情急之举,却给了七娘往后几年的念想。
只是眼下,她同陈酿一般,亦不敢去见他。
七娘摇头叹道:
“那时读书,见古人常说‘近乡情怯’一词。当时不大懂,如今总算尝尽了。”
她缓缓垂下眼眸,此刻,酿哥哥想是已出府了。七娘遂自拿了笔墨,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她近日说的话,阿珠是越发听不明白。她心下担忧,只得时时陪着七娘,再不敢出什么乱子了。
不多时,只见纸上原是一阙《一七令·论情》:
情,
易动,难平。
明月夜,碧荷汀。
伶孤烟冷,寂寥梦惊。
抱琴偎夏木,怀阮忆春莺。
十里复还五里,短亭连更长亭。
来时观艳芳盈路,别后生衰草满庭。
此词意境,阿珠如何懂得?七娘摇摇头,只自将词收好,夹入书页中。
般般人生况味,到底一个情字,最难消遣。
从前,她总笑前人诗词酸腐,矫揉造作。如今换做自己,什么天涯断肠,什么闲愁万种,似乎句句扎在她心上。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桃李皆开了,姹紫嫣红,灿若云霞。远远看去,落红阵阵,芳华一片。
去年也是这般时节,酿哥哥一身半旧布衣,负手而来。
此去经年,他依然俊逸翩翩,却是春回时节送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