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刘协,朕觉得自己超棒哒。
天气阴沉,诸事不宜。
朕被董卓逼着坐上皇位已经三天了,这三天里,宫人逼着朕改掉自称,让朕当皇帝就要有当皇帝的样子,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朕委屈,但是朕不敢说出来,董卓那贼子笑话朕,说朕喜欢哭鼻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朕是个小姑娘,朕心情很不好,总有一天,朕要杀了那贼子为皇兄和祖母报仇。
多行不义必自毙,万恶的奸臣贼子,迟早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就算最后杀掉那贼子的不是朕,朕的心意也能让皇兄和祖母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可恶的董贼,朕早晚手刃了他。
超凶jpg
春暖花开,暖不了朕这颗冷冰冰的心。
朕当皇帝已有三载,这三年发生了很多朕没有办法理解的事情,大概朕天生愚钝,不明白那些聪明人脑袋里想的都是什么,不过没关系,朕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好皇帝,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左右看懂了也没有用。
关东联盟来势汹汹,董贼强迫朝廷迁都长安,朕不同意,但是朕的意见对那奸人而言只是耳旁风,在朕的无效反抗之下,朝廷还是迁都到了长安。
虽然地方官员手中兵力太多不好,但是对朕来说,如果那关东联盟可以把董贼赶回老家,朕不介意他们私自做大,那些州牧太守好歹还知道朕是皇帝,董贼只会欺负朕柔弱无助,古往今来,朕可以称得上是最惨傀儡,没有之一。
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旌旗猎猎会师结盟,看上去大有歼灭董贼重振汉室之势,朕满怀信心,最后却只等来了董贼屠袁氏满门的消息。
朕不明白,董卓老贼的脑子是进水了吗?
朕是个傀儡皇帝不假,但是朕不是傻子,连朕这样的傀儡皇帝都知道想要在朝中一手遮天不得得罪太多人,董贼这上来就屠袁氏满门是什么操作,他是不知道汝南袁氏在天下士人中的地位吗?
董贼自己就是袁氏门生,不可能不清楚袁氏的威望,由此可见,他的脑袋可能真的被门夹了,不然怎么能干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朕不理解,但是朕决定尊重他人命运。
夏日炎炎,朕的心情也和天上的烈日一样,倍儿开心。
朕猜的没错,恶人自有天来收,董贼作恶多端,风光没几年后终于被人给干掉了。
据朕偷偷从别处打听来的消息,干掉董卓的是他的义子吕布,而背后推动此事的竟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布衣白身。
朕觉得这很不合理,其中一定有猫腻。
以朕不那么聪明的脑袋瓜来猜,能让吕布弃暗投明的肯定不是简单人,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弃暗投明,而是从一个大恶人身边投到另一个大恶人身边。
这事儿放到吕奉先身上不是没有可能。
朝中的事情朕插不上手,但是打听消息还是可以的,在朕的不懈努力下,朕终于发现了真相,果然白身布衣什么都是假的,背后之人的真正身份是被董卓害死的太仆卿。
嘶,是死而复生?还是鬼魂复仇?
朕是个胆子很小的傀儡皇帝,可是好奇心来了挡也挡不住,人生已经那么无趣,不能用各种小道消息来调解心情的日子还有什么奔头,朕只是个普通人,理应遵循人的天性。
然后,朕就发现,事情是真的很不简单,那位侥幸躲过一死的太仆卿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认真起来比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加起来都可怕。
十八个废物、咳咳、十八个人加起来风风火火干了大半年,最后还不如险些伤重不治的太仆卿,啧啧啧,朕都替他们脸红。
太仆卿应该和王司徒达成了协议,拿了份外派的诏书便带着吕布等杀伤力巨大的武将离开了长安,朕也想跟着一起走,可惜朕深居宫廷,没有办法和袁卿家见面,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远。
羡慕。
董卓被英明神武弃恶从善的吕奉先吕温侯毫不留情的干掉了,朕没能见到董贼伏诛的盛况,但是朕的心情和外面受苦受难的百姓一样激动。
天晴了,雨停了,朕觉得朕又行了。
初平三年,秋。
天凉了,朕估摸着,朕差不多也快凉了。
唉,朕命不好才生到这个世道,董卓走了又来了个王允,朕以为王司徒是个好的,没想到啊没想到,朕的一片真心终究还是错付了。
王司徒看上去忠君爱国,其实根本没有将朕放在眼里,他甚至比董卓老贼还要可恶。
董卓老贼对朕不好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他对朕不好,那么多人中肯定有几个想着要救朕出苦海,就算希望渺茫,好歹有点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