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亮眼的三兄弟,一口气看懂朱棣之子明朝朱棣明朝历史】
明朝历史上最亮眼的三兄弟莫过于朱棣的三个宝贝儿子:一个老好人,一个野心家,还有一个阴谋家。
三个兄弟一台戏,他们将在明初的历史舞台上演怎样的表演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永乐三兄弟的一生。
其实燕王朱棣本来有四个儿子,其中幼子夭折,生母不详。其余三子均是正妃徐氏所生的嫡子,他们分别是世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
1378年,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出生于朱元璋的兴盛之地凤阳。朱高炽生性端正沉静,言行适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并接受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朱棣就藩北平后,朱高煦出生,朱高煦早年曾在南京就学,但他生性狡猾,言行轻佻,不受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三年后,老三朱高燧出生,朱棣对于朱高燧这个幼子十分宠爱,因此朱高燧恃宠而骄,时常做出一些不法之事,这才有了日后和二哥合谋夺嫡并诬告大哥的事情发生。
直到朱棣后来找来两位老师专心辅导,朱高燧的行为才稍有改善。按照明朝宗室的继承规则,朱高炽是无可置疑的继承人。而且他具备一个继承人应有的优良品行,比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仁厚宽和。
但是作为父亲的朱棣却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原因之一就是朱高炽太胖了,一点都不像自己这样的世子日后要如何履行守土卫国的职责呢?
与朱高炽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二儿子朱高煦。他身体强健,精通骑射,从小就喜欢和王府里的军官打交道,朱棣对朱高煦就非常的偏爱。
燕王家的三个小子在朱元璋那时候并不是十分惹眼,毕竟朱元璋有26个儿子,128个孙子,若是搞个家庭聚会,恐怕很多人互相都不认识。
谁也想不到这三兄弟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会成为明朝政治舞台的焦点。1395年,18岁的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这时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已经相继离世。
三年后,就在朱元璋去世的前夕,晋王朱棡离世,燕王朱棣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诸王中年纪最长,实力最强的藩王。
建文帝登基后下旨将朱棣的同母弟周王废为庶人,随后又废齐、代、乡、民四王朝野哗然。为了试探朱棣是不是有异志,21岁的朱高炽只好带着两个弟弟近亲为太祖扫墓,实则是被当作人质。
三兄弟有惊无险的回到北平后,朱棣就再无后顾之忧,便紧锣密鼓地加快了造反的准备工作,从此便开始了一场历时4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而朱高炽三兄弟也将这场战斗中各显神通。
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22岁的朱高炽留守北平大本营,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则随父王一起出征。
朱高炽人生中的后,不仅没得到朱棣的赞许,反而被朱棣当众来了一个下马威。
朱棣回来以后,朱高煦趁机告状说大哥这件事处理得不对,那件事处理得也不对,于是朱棣将太子批过的奏章重新改了一遍,还认为东宫属官辅佐太子不利,把他们全部打入天牢,最后又在午门张榜昭告天下。
朱棣这种刻意找茬的行为直接把朱高炽吓得大病一场,没过几年。朱棣又因为回南京时太子迎驾来迟,朱棣就将东宫属官全部抓进牢里。
永乐一朝,但凡能叫得上号的文官不少都进过诏狱,有的人很快就放了出来,也有的人一关就是好多年,有些人甚至就死在了牢里。
尽管朱棣打压太子,但是朱高炽的地位却还算稳固,一方面是因为朱棣很喜欢皇太孙朱瞻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朱高炽通过常年处理政务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人脉。相比之下朱高煦就太过跋扈,仗着朱棣宠爱,到处胡作非为。
朱棣对这个儿子的忍耐也到了极点。永乐15年,朱棣强令朱高煦去青州就藩,然而汉王走了,赵王的心思又活泛了。三年后,明朝从南京迁都至bj,此时的朱棣已经年过60,身体愈来愈差,将日常政务都交给太子处理。
而赵王却想买通太监在朱棣的药中下毒,继而叫赵王为新帝,这个耸人听闻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人告密到朱棣那里。
朱棣当机立断抓捕了参与者,还把赵王找来对质,赵王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太子在一旁求情,朱棣就没再追究赵王的责任。
1424年,朱棣在bj归途病逝,享年65岁。心惊胆战,当了20年太子的朱高炽终于当上了皇帝,然而仅过10个月,朱高炽就突然暴毙。
京城有人说他是纵欲体虚而死,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
不久,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率军亲征。面对朝廷大军,汉王下破了胆,直接开城投降。朱瞻基将汉王废为庶人并囚禁起来,后来又将他放进铜缸中烧死,汉王的10个儿子都被秘密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