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小姨快乐的搬完家后,转眼秋叶又黄了,眨眼间就到了1976年年中。
福宝即将上四年级,而张子阳眼看就快毕业。
李红梅正在头疼大儿子上哪工作,这年头纺织厂和供销社都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工作稳定、福利优厚,要是能进去,那可真是走了大运。
但福宝知道1977年10月就会公布恢复高考,紧接着12月就展开考试,如果大哥去参加工作,到时短短两个月时间肯定不够复习呀。
李红梅兴致勃勃地说:“要我说,还是去供销社好。我食堂有个同事,她老公是供销社的领导。我给他们送了不老少好东西,人家答应帮忙,要是能进去,咱们家简直是祖坟冒青烟啊!”
这倒不是夸张,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供销社工作,不仅能优先买到紧俏物资,而且还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买入供销社的残次品,那一年下来就省下一大笔开销!
她接着说:“虽说一开始不是正式工,但只要你好好干,快的话半年就能转正,最慢一年也够了。试用期一个月25块钱,转正后听说能拿四五十呢!”
为了这份工作,李红梅可没少下血本,光是茅台就送了两瓶,大前门香烟也送了好几条。旁人最多送些糕点、肉类,哪有人像她这么舍得。
这都多亏了福宝,她们一直没断了投机倒把的生意,还有老五老六做的买卖抽成,加上她每个月存的20块钱工资,目前她账上都差不多都两万多块钱了,这还不算上她平日里经常大手大脚给家里添置东西呢。
张子阳听到也很开心,对于新工作十分期待。
“哥,你有没有问过周老师,高中部需不需要留校的老师呀?”福宝突然插话,“我觉得高考可能要恢复了,大哥你要是参加工作,等消息下来,复习时间可就太紧了。要是在学校任教,还能继续学习,以后考大学也方便。”
张子阳心里没底:“高考真的会恢复么?”
福宝连忙翻出当天的报纸,指着上面的内容说:“你们看,最近报纸上老说国家需要人才,要靠人才带动发展。那你们说,既然需要人才,那人才哪里来呢?”
张子阳和李红梅满头问号。
福宝接着说:“那还不得是靠读书培养啊?!所以大学迟早要恢复招生,高考不也就跟着恢复了?”
说着,她又翻出近半年的报纸,一一指出相关报道:“尤其是最近,关于人才需求的报道越来越多,这说不定就是信号!”
看到两人若有所思,福宝接着说:“大哥,你不是一直想当医生吗?当医生可得上大学。要是去了供销社,这辈子恐怕就没机会了。”
张子阳听了,心里有些动摇。
他本就觉得福宝说得在理,一提到自己的梦想,脸上犹豫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坚定几分。
李红梅却还是有些不安:“但这些都是你猜的,要是高考不恢复,可怎么办?”
福宝耐心解释:“在学校当老师也挺好的呀。要是能留校,工资不比供销社低,还能分家属院的房子。妈,你每个月还得花4块钱租公租房,要是大哥转正成老师,就能免费住家属院了。而且,我看这形势,高考恢复是迟早的事,一两年内肯定有政策出台。”
张子阳和李红梅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毕竟前几年当老师可不好过了,时不时还会被拎出来——
总之不算是个好工作。
不过这两年似乎当老师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好在他们育才中学一直都还不错,作为杭城最好的高中,还是有大人物保,没有遇到乱七八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