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党有心想反驳,可想及软禁摄政王后,所造成的动荡,他们又犹豫了。
京中百姓兴许对此一无所知,但朝中重臣,早已得到风声,摄政王麾下势力已有异动,他们确是想借这绝好的机会,扳倒摄政王,为太子除去这颗隐患毒瘤,但若这一切建立在天下大乱的基础上,没人有胆子去冒这风险。
“微臣建议,对四皇子用刑,逼他说出实情,唯有如此,方能令真相大白于天下。”李智顺势说道,他终究是世家子弟,即便外表再温和,骨子里仍是护短且冷漠的。
他所认识的摄政王,绝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
“臣附议。”
“臣附议。”
……
满朝文武近三分之一跪地请命,这些人大多身居高位,却任闲差,且都与莫长歌有交情。
太上皇昔日亲信见此,略一思索后,竟也站在了李智这方:“李大人所言甚是,若此案另有蹊跷,皇上理应彻查,万不能让先皇死得不明不白啊。”
眼睁睁看着过半数的朝臣维护莫长歌,太子心中的感觉可想而知。
憋屈、窝火、愤怒,甚至还带着几分恐惧。
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是云国的中流砥柱,本该尽心尽力以他马首是瞻,如今却只知摄政王,不知天子!
手掌怒然握紧扶手,面上阴霾稍纵即逝。
“准奏。”字儿几乎是从牙齿缝里生硬挤出的。
朝臣的逼迫,各地物价的哄抬,百姓们的怨声载道,这种种,犹如堆石通通压在太子的心窝上。
时不与他,除了妥协,除了退步,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退朝!”太子腾地直起身,快步离开朝殿。
没过多久,太子党的朝臣被宣入御书房见驾,而李智,则拦下了负责审理此案的大理寺少卿与刑部尚书、刑部侍郎三人。
“三位大人,不知审问四皇子时,下官能否旁听?下官入朝多日,也想开开眼界。”李智彬彬有礼地问道。
他是李家的公子,仅是旁听,而非插手审案过程,这个面子自是要给的。
三人一口答应,约定午时前往天牢,提审莫谨严。
“大人慢走。”李智侧身让道,待人离开后,竟未朝宫门过去,反而是去了御花园一处山石后。
堆砌精美的山林,以两颗雕凿圆滑的大石组成,碧草青青,繁花似锦,李智警戒地朝四下张望几眼,确定宫人未留意到这方,方才在石壁上摸了摸,从那窄小的缝隙里,取出一个锦囊荷包。
莫长歌虽困于北苑,但陌影、孤狼武功高强,想要向外通风报信,天底下没几人能够阻拦,而李智,则是在昨天夜里接到孤狼的密报,按照前几次通信的地点,特地到此来取东西。
莫长歌离京后,太子有意将与他来往密切的大臣架空实权,看似升了官,可身居的却并非要职,就连李智,即便有李家做后盾,如今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的官员,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暗中为莫长歌办事。
之前,群臣请命跪在御书房外,向太子施压,便是他悄悄怂恿的。
迅速检查过锦囊里的东西,里边只一张纸条,一颗药丸。
“将药丸给莫谨严服下”
李智垫了垫药粒,此物有何作用?为何王爷要给四皇子服用?
罢,王爷向来心思缜密,不会做无用功。
他当即将纸条撕碎,把药丸贴身藏好后,绕道去了御花园的清池边,再将碎纸抛入池中,毁尸灭迹。
下午,烈阳高照,宫中仍是一派凝重的气氛。
“皇上,现在不是对摄政王出手的绝佳时机,他手下能人颇多,又掌控黎民生计,一旦他有个好歹,天下必将大乱。”太子党的朝臣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他们先前小觑了莫长歌,以为肃清朝堂后,不给他实权,便可将人扳倒。
现在看来,这人的能耐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此人动不得!
“是啊,皇上,为了天下黎民,请您三思,莫要再追究下去了。”
“当真把摄政王激怒,指不定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苦口婆心的劝言,宛如一记记闷锤,无情敲打在太子的胸口上。
他贵为天子,却要受制于一个大臣?何其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