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和尚得印象如何??
李忱得答案,和尚就是个骗人得职业。≧李忱在穿越以前,从来没有把和尚当过一个什麽了不起得东西。因为头一剃,袈裟一披,就是和尚了,这也太好当了吧。
当然了,专业一点得和尚需要烫几个戒疤。这样可信度会比较高,不然挑剔一点得人会说,你这和尚没戒疤,假的吧。
虽然说,烫了也不见得就是真和尚,就算是真和尚也不见得不是酒肉和尚。只是偷鸡都要把米,想当和尚骗钱,总要忍点痛烫几个戒疤。然後呢,你就可以去当那种,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颗光头或是带着斗笠,披着袈裟,在街头行乞的人,错了,化缘,在街头化缘的人。
像那种人,李忱根本看都懒得多看一眼,天知道他们把钱都弄到哪里去了。我自己都不够花呢,还给你花。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袈裟一脱,下了班,做什麽去了。
李忱听说过很多,那种看起来很可怜得职业行乞者,在地下道或是市场,非常可怜、卑微得向人行乞。有的就坐在那,专业点的弄个小滑板车,装成残障,一路爬着要钱。
你如果觉得他们很可怜,那你就错了。搞不好人家下了班,摇身一变,光鲜亮丽得就到处逍遥,拿你施舍得钱,换各地方做钱大爷了。不然就是被他们上头的人拿去,然後上头得人同样拿你的钱去潇洒。
当然了,李忱没有把和尚和那种乞丐比,事实上,李忱觉得,当和尚比当乞丐轻松,也体面些。和尚只要站在那边,假装念着什麽经,然後有人给钱念一句阿弥陀佛。那些行乞得还不能像他们这样大喇喇得站着,得在地上爬,不然就是不停叩头,两相比较之下,站着好像就比较神气。
而且,那还是混得差得。那些混得好得和尚,可以整天不务正业,然後出入都有名车接送,各各吃得肥头大耳,脑满肠肥,还频频在电视上出镜,很多政客为了选票也都会去拜访宗教界人士。多有地位。
这些还是明面上得,私底下不堪入目得更多。出家人不是该六根清净吗?结果还是有爆出过,和尚娶妻生子得,还娶了不只一个。私下住的还是豪宅。
台湾曾经爆出像是孩子明明就是去参加个佛学夏令营,结果没多久,就剃度出家,孩子懂什麽,现在就把人家拐进去,结果当然是闹上新闻媒体,佛学院只能让那些孩子还俗。
台湾曾经喧腾一时得宋七粒,靠着一些合成得分身或是佛光照片,骗得许多名人纷纷皈依,当那位大师被检查官起诉,还有很多人哭着喊着说他是无辜得,他真的是大师。这其中包括了律师出身,绿营着名得谢姓重量级政坛人物。
当然啦,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还是有少部份和尚或是尼姑,真的是让人尊敬得。比方说,证严法师,创办了慈济。从一个只有几个家庭主妇参与得组织,慢慢展成了全球性得大型慈善机构。
虽然他穿越来唐朝以前,出了一点事故,形象分数大损,甚至在更早之前就有很多人不满慈济,但是无损於证严法师个人形像,毕竟组织大了,证严法师年纪也不小了。她只是创始人,并不是真正得管理者。
『我擦,原来在唐朝,就算想当个和尚都不容易。』,李忱吐槽道。李忱看不起和尚,可是在唐朝,人家还看不上你呢。问题在於,在唐朝不是你想当出家,就可以出家,要出家,先要花钱买度牒。
『大和尚,我来了。这位郎君是李十三郎,在你这借住几天。』,两人看见了寺庙,又走了半天,好不容易到了地点,一个巨大得木制牌楼,上书几个字,长寿寺。
然後,王二娘子带着李忱,娴熟得穿过一些建筑。她显然很常来,不仅仅是熟悉庙里得格局。进到庙里後,见到几个和尚似乎都认识她,不住合十,称呼王大德、或是王善信。
王二娘,一一回礼,脚步不停地带着李忱,找到一间略微偏僻,周围十分僻静得禅房。
这间禅房,环境十分不错,门前一条小径,延伸到一排厢房。禅房被厢房挡着,小径又不明显,不是十分熟悉得,不会来打扰禅房中的人。一来到这里,王二娘子一点都不见外得,远远就打声招呼,接着就推门进去。
禅房中有两个老和尚,坐在床禢上,似乎正在说着什麽话。一位和尚年纪轻点,大概五十左右。一位年纪比较大,有六十了吧,正仔细打量着两人,然後才笑了开来。
『二娘,又来找住持了吧。』,年纪大点得老和尚转头对另外一位说道,『住持,不打扰你了。我说得那件事情,烦请住持尽快。』,说完,他下了褟,穿上鞋子出门。
这时候,禢上得住持,才笑着对王二娘子打招呼,『二娘子,有段时间没来了。这位檀越,还未请教。』
李忱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怎麽称呼。照他穿越前得印象,应该叫他大师或是住持比较好。可是刚刚王二娘子得称呼,又让他勾起了些回忆。
在後世,和尚就是个统称。刚开头就说过,大家都叫那些剃了个光头,吃斋念佛的人,和尚。面对和尚,叫法很多,有叫大师,师父…等等等。像王二娘子那样,直接叫人家和尚,好像有点粗俗。当然,没有直接叫人家秃驴那般糟糕。只是这样叫人家和尚,也太直接了。
可是一点残留再原主人身体里面的印象,让他觉得,好像叫和尚也没错。所以,他还是说道,『这位大和尚,某家俗名姓李,行十三。』
『李姓,可是国姓阿。十三郎,敝处简陋了,怠慢之处还请多海涵。』大和尚看起来没有什麽不高兴之处,只说道『敝寺简陋,招待善信两天无妨,佛门广大,欢迎四方善信。』
也许你会说,人家修养好,有点道行得出家人,你当着面骂人家秃驴,人家都不会像一般人一般,面红耳赤的当场和你争论起来。
其实,在唐朝,不能见了面就乱叫人家和尚。正确来说,唐代得僧人,可以叫他(她)「僧伽」「比丘(尼)」「沙弥(尼)」「闍梨」。如果叫他做和尚,大和尚,其实有自居子弟,拜人家为师得意思,简单来说你打算要出家了。
在唐朝,或者说在古代,都不是想要出家就可以出家了。你拜了师也没用。
所以老僧是在装傻,也只好装傻。只说地方简陋,但是可以招代李忱住两天,算是呼应刚刚王二娘的话,就招待你住两天。
这其中得意谓,李忱是糊涂不懂,懂得两个人没有说破。王二娘还以为李忱是遭逢巨变,打算出家为僧避祸了。
接着,王二娘子和大和尚说话,『好久没来看你了,身体还好吧。』『哈哈,老僧身子骨还过得去,大约这几年佛祖还没有招老僧去西方极乐世界享福得意思。』
『刚刚不是觉远大师吗?他眼睛好些了没有。』,王二娘子问道,『老啦,刚刚觉远师兄是来向老衲交卸帐房事物得,说他年老体衰,老眼昏花,不堪负荷,要老衲另请高明呢。』
『大和尚,你叫个小沙弥来,领十三郎到处看看吧。顺便把他安顿一下。』王二娘子说道,『是了是了,你们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说罢,这位老僧站起来,出到门外喊到。
『了凡,了凡。』,这个老和尚,嗓门不小,不一会,一个小沙弥跑来,『住持。有何吩咐。』『你带着这位李檀越,去安顿一下,斋堂和云会堂,都给这位檀越介绍一下。』『遵命,住持。』
李忱见王二娘子留下来,好像要与住持说话。见两人有话要说,便直接和小沙弥出去了。
『敢问小师父法号。』『不敢,小僧还不敢称师父,小僧法号了凡。』这又是现代人毛病犯了,这师父可不是随便什麽人都可以乱喊得。
一路上,小沙弥略为指点了周围,哪里是茅房,哪里可以洗澡。又指着一个地方,说从那里过去可以到斋堂。
斋堂?李忱顾名思义,觉得应该就是吃饭得饭厅了。这个地方可要记好。』,接着小沙弥带他到了寺庙得西侧,指着一条长屋说道,『就是这了。这是云会堂,外来散客,云游僧人,都是住这里。』,语毕,带着李忱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