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属于朝廷的国库,和皇家的内库,就是分开的,各有其来源。虽然很多时候,都会互相补充。国库不足,内库补上,或根本就内库掏钱。皇帝登基、大婚、葬礼等国家大事,国库也会出钱。
可是,朝廷得税收还是比较多得。其来源主要来自田税、和盐铁等国家正赋。然后皇家的,多半是些皇庄啦,不然就是除了国家正赋以外得的一些杂税,比方说海关税。
这也是李忱没有太过深入怀疑内库还有没有钱得原因。国家正税怎么都该比皇家收入多才是。
‘对了,关税。’,李忱恍然,虽然属于唐人得海商比较少,海贸不如那天方商人发达。可是,收税可不管你是哪里人,每年这海关税,虽然收的都是十物税,还要转手发卖换钱,可是那么多海商,四成税阿,每年收入没有大几百万贯吗?
虽然比不上国税,可是国库花得地方多阿,这内库除了供皇帝享用,宫内使用,还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了不起赏赐一下神策军,收买人心。想到这里,李忱都想骂人了,玄宗,你真是害人不浅。
这宫廷的内库有两个,大盈和琼林。都不是唐初就有得东西,两库创立于玄宗开元年间。在此之前,原本有少府监职掌进奉宫室宗庙所需钱物,太府得左藏库是保管国家财务。而右藏库藏一些珍贵宝物。
可是玄宗为了贪图享受,接受地方节度使得进献,接受臣下私人的供奉,便在皇宫内设置了这两库。
李忱拿头去撞冰凉的地板…,这都算什么事阿。你一个皇帝接受臣子得私下贡献做什么?意思是说鼓励他们想办法捞钱吗?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捞到钱,然后送一部分钱给皇帝算是封口费,皇帝都默许了?
从后世来的李忱,知道中国历史上国库和内库都分开得李忱,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可原谅。你皇帝要钱,自该想办法光明正大得要,哪能够像这样,损公肥私阿。
更何况,因此埋下宦官乱政得祸源。内库,自然是太监管理得。因为玄宗就是厌烦右藏库和少府监,都是由士人掌握,他不能随心所欲得用。故而创设之初,便一直由宦官掌握。而唐代宦官专权也就此埋下。
如果不是宦官有财源,如何掌握了军权?试想单独掌握军权,怎么控制军队?要饷、要粮,没点财源,难道要宦官去抢?
结果,内库由宦官掌握,这内库还有很多渠道避开朝臣监管,自行没入内库。难怪朝臣没办法制衡宦官。失去制衡得宦官,自然一家独大,侵凌皇权。
‘罢了,先不要担心这些。’,看着廊外细雨,驱赶着秋日暑气,李忱抛开那种骂人得冲动,‘反正他不加税,我也会想加的。’,杨二楞了下,想要劝戒,李忱摆手制止,‘这间架税该收,但是不是这样收的。先让他去当个恶人,我到时候再出面当好人。’
李忱话没说完,现在****贽以自己的名义收间架税,败坏自己的名声,将来如果能除掉他,自然有正名的机会,如果除不掉,那正不正名就没意义了。
接下来,一时无语。两人都静静的看着秋雨落下。本来应该很寒冷得秋雨,却对这温室殿很是无力。夏有含凉,冬有温室和温泉殿。两者都是对应当时季节得好去处。
恍惚中,李忱想到了关税,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海商互助社,大唐第一保险公社。想到关税,不是李忱要替满人开脱,当初鸦片战争后,谈那个关税协定,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一直要到二战结束,才得以收回。在此之前,中国得海关税,一直都是洋人代收的,如何应用,也归海关税务司长决定。
实际上,当初满廷出发点是好得,固然他们愚昧、故步自封,没看出海关得重大用途。但是最初得出发点,就是天子损失一点利益,稍微让一步,不损及国家利益得情况下,平息战争。
却没想到后来会那么严重。不说别的,如果早知道关税很来钱,满清朝廷绝不会让它外流。
虽然对满清不满,李忱还是替满清说了两句好话。不过末尾还是免不了说上一句,昏庸糊涂。
这个时候,刚刚被支开的宫女、太监拿着东西回来了,李忱在杨二伺候下,吃了几块糕点,眼见秋雨渐渐收敛,丝丝阳光露出,李忱站了起来,拍手叫道,‘雨停了,雨停了,谁来与我继续。’,温室殿两旁不断有人应声,一群壮汉站了出来,各各都是伸手矫捷之辈,有的灵活有的雄壮,跟着李忱朝向一各地方前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