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战争结束,还收复了河北三镇。虽然军费会有一个很大的增幅,可是平均算下来,军队开支其实不会增加太多。
所谓不会增加太多的意思是,他把全大唐藩镇都逐步改编,原本由藩镇自行负担、筹措得军费,养兵费用,会被朝廷担下。
李忱采用精兵政策,会提高士兵素质,还采用火器,甚至还要全面实施保甲法,本来应该会提升不少军费。
而不会增加太多的意思是,未来会逐步减少军队人数,这会减少一些开支。其次,会增加免疫钱,算是变相加税了,主要加在商人,和一些工匠身上,还有一些乐户,他们可不会服役,只能交钱了。
还有,李忱改进了大唐铠甲制造工艺,打造甲胄得费用,也会省下不少。这些算一算,大唐军费增加幅度不算太大,朝廷还有钱可以做其他事情。所以李忱把李部尚书找来,要开始建设全大唐中小学校了。
虽然要作的事情还很多,朝廷要花钱得地方还不少,不过来年应该还可以挤出一些经费,投资在教育上。
因为,大唐明年年收入,预计可以突破三千五百万贯,算是达到了元和年间,安史之后大唐鼎盛时期得收入。
会有这么多,主要是河北三镇得收复,替朝廷带来大概一千万贯得税收。这还是统计之前河北三镇收入,没有计入一些新税,才只有这样的数字。若是一些新税在三镇开征,加上收复三镇后,带来的工商效益,收入还会更多,大幅超过元和年间,指日可待。
所以,李忱要把钱花出去,这种必要开支,开始筹备,教育经费不可少,现在和未来虽然有很多花潜得地方,可是先把教育这种必须支出用出去,其他经费不够,其他再想办法。
然后,他跟礼部尚书讨论到,该找那个部门负责。礼部,虽然后世好像某扬翻译说,等同于现代得教育、文化、和外交部。可是,教育职能很弱。
不是他要吐槽古代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当官的人才,不是真的重视教育。一个是国子监与其他四个生产东西得监并列,从礼部得职掌来看就知道。
唐代礼部得礼部司,有掌学校,可是,还监管很多东西。除了学校,还掌礼仪、衣冠、符印、表疏、图书、策命、祥瑞,以及百官、宫人丧葬等事项。简单来说,不是教育,更像一种文化单位。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这些不符合他得期待。所以,他要在礼部,增设一个教育司,负责全国教育事项,相当于后世得教育部了。
不过,有些细节问题要讨论,看是要设立一个寺,还是设立一个司。这其中的差别是,司是一政务性质的机构。尚书六部得职责是掌政令,上承君相之制命,制为政令。
而寺呢,则是一个实际执行得机构,六部接受了诏命,会交给寺去执行,司则是督促和制衡。平级单位还有一个五监。寺与监,都是执行得机构,五监不是五寺,是他们掌管营造和生产。所以李忱吐槽一点都没错,国子监,就是一个制作官僚得机构,不算一个教育机构。
现在李忱要把教育单独拿出来,是要成立一个寺呢,还是一个司。司得等级就比较高,不过他实际是一个掌政令得机构。寺,就是实际执行。如果是寺,那就是挂在礼部司下属得一个机构。
讨论了下,教育单独列出,成立教育司,不过礼部还是四个司。之前得体育司,被降格城体育寺,变成教育司底下的一各单位,然后教育司底下,还监管国子监。
体育司得主管,大概会想哭吧,莫名其妙被降一级,不过他们的历史意义已经达到了,大唐目前体育活动算是逐步规范了,体育司也着实作了不少事情。
所以,看在他挺辛苦得份上,教育司的郎中,就由他改任。体育寺,则另外找人担任。
然后,讨论完毕时,礼部尚书就问了,求见得渤海国使节,和其他几族使节该怎么办。李忱就说了,晾着。冬至郊祭的时候,他有暇考虑,要量多久?晾个八十一天?八十一天,绝对让他们难过得要死,因为李忱可不光是晾着他们。
渤海国最早到,最慢到的是靺鞨人,不过早到晚到都一样,李忱都没见,就让鸿胪寺招待了。还很小气得,让鸿胪寺制定了一个招待的准则,规定了每天多少招待费,超过的让他们自己负担。还规定了只招待多久,招代多少人,超过得部份,让他们自己负担。
小气得行为,让鸿胪寺卿,心里暗骂李忱小气,泱泱大国,计较那点小钱。多丢脸。
更糟的是,丢脸得还不是李忱,丢脸的是他这个鸿胪寺卿。因为这种事情,这种小气得事情,怎么能是李忱做得呢。作下属得,当然有意物和责任,把罪过担下来。
果然,这个规定一出,让各国使节骂翻了。鸿胪寺卿只能振振有词说,你们是罪臣,前阵子竟然敢兴兵犯我大唐,皇帝还没原谅你们,最好有点觉悟,罪人就该有罪人得觉悟。
并且,你们也不知道要待多久,之前很多使节,一来就不走了,每天还要朝廷招待。这样可不行。
各部族使节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弄钱了。本来因为长安多了很多玩乐设施,有点乐不思家得使节,各各愁眉苦脸,现在李忱还不知道要晾他们多久,得想个办法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