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太监为谁服务是什么生肖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黎烨自然舍不得宝贝儿子早早就接受文化的熏陶,可碍于众臣的一致提议,以及安柔的深情恳求,他不得不放手让黎清进了学堂,每天听夫子们摇头晃脑说书教字。因龙臻不放心黎烨教子,所以极力争取成为黎清的老师,负责培养黎清的一切事务。对此,黎烨倍感孤独,但他自知若是自己带孩子,必会养出一个小顽童,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也只能妥协。

没了儿子作陪,黎烨只能恬不知耻地找黎莹和黎画玩耍,但时间长了,祁青青却不高兴了。祁青青乃寒门出身,能有今日之成就,完全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咬牙拼回来的,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以后一无是处,只有自己漂亮有才华,才能嫁到一个好人家。所以,当她每天看着黎莹傻乎乎跟在黎烨背后玩耍时,就特别焦躁,他也希望黎莹能像黎清那样,坐在学堂里听夫子传道授业。

祁青青心中有小心思,当然不会和黎烨明说,她想方设法地旁敲侧击,今日在黎烨耳边说几句小太子在学堂读书甚感无聊,希望有妹妹作陪,明日又说几句夫子夸小太子聪慧,果然是有黎氏血统的人都是读书的料。久而久之,就算祁青青从未提过要让黎莹进学堂,黎烨也会认为小孩应该少玩,还是读书好。所以,不久以后,黎莹被送去与黎清一起读书,而黎画因为夏晓不让,故一直像放养的娃,和黎烨成天玩得天昏地暗。

夏晓不让黎画进学堂,自然是有她的原因。学堂夫子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认为女子就该在家洗衣做饭刺绣,所以对女子的教导,自然会有所偏颇。夏晓不希望黎画自小承认男女不公的价值观,女子也当是有尊严和地位的,不该只是男子的附属品。也因此,夏晓选择不遗余力亲自教导,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夏晓自觉不能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所以每当黎烨拿着糖葫芦、糙蚱蜢来逗黎画时,她都淡淡笑了笑,并未阻止黎烨父女游戏人间。

宫中其他妃嫔本是嫉妒夏晓用此方法与黎烨套近乎,但转念又想,黎烨早不近女色,就算夏晓脱光了站在他面前,他也是无动于衷。正因如此,大家都坦然了,懒得再去后宫争宠,各过各的,爱怎样就怎样。

☆、38改变

龙臻悉心教导太子的同时,自然也不会忘了国事,如今黎国灾多,不同地方连年遭受旱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各地收成大减,百姓苦不堪言。前年龙臻向黎烨提议选官,新派地方官员到各县主持大局,但因黎烨贪玩,不务正业,此事一直到现在都没得到落实,考试选出的候选人早在等候黎烨的选拔,只是黎烨对此根本不以为然。眼见灾情越发严重,部分百姓忍无可忍,开始发动暴乱,龙臻连夜糙拟文稿,请黎烨引起重视,振济灾民,镇压暴乱。

此时,黎烨正和黎画玩得高兴,忽听太监禀报,龙臻求见。他本想不见,但龙臻执意,不见到黎烨就不走。没法,黎烨只能万分不舍地放开自己的宝贝女儿,交由夏晓,然后满不情愿地踱步到龙翊殿。

龙翊殿内,朝臣聚集,黎烨不禁一惊,暗想应是有大事发生,故收起了玩乐之心,正襟危坐,问道:&ldo;众卿有何事?一起觐见,可是少有之事。&rdo;

龙臻率先发言道:&ldo;启禀陛下,近年来黎国境内灾害不断,据统计,已有上万百姓受灾,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上次怀州救灾,虽取显著成效,但毕竟杯水车薪,所以,老臣以为,有必要尽快选出新的地方官府,主持大局,助各地百姓度过难关。&rdo;

黎烨暗忖,听闻这灾害都引发了民众暴乱,他本懒得理会百姓疾苦,但既然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统治,看来不得不管了。于是,黎烨道:&ldo;再如上次那样,朝廷派官去地方振济不就行了?&rdo;

龙臻道:&ldo;如今不止一个地方受灾,朝廷恐怕没有那么多官员可派,再者,上次虽然大有成效,但是费时费力,劳民伤财,功过相抵,老臣以为,此法并不值得提倡,毕竟只能救一时之急。&rdo;

龙臻的意思很明显,他并不认可先前黎烨的做法,只是情况危及,暂且先缓住才是首要任务。黎烨瞬间觉得,自己真是瞎操心,这些大臣这也不可,那也不行,但又提不出有效意见,天天联名上书要让自己在这磨时间,听他们说一堆废话,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这便是他不喜理会朝局的原因,这帮大臣实在太难伺候,且没半点感恩之心。黎烨深吸一口气,尽量不与他们计较,一群迂腐之徒,说多了也只是浪费自己口舌,&ldo;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意见,先选出合适官员,即刻赴职。&rdo;

龙臻摇了摇头,张开牙齿几乎掉尽的嘴巴,说道:&ldo;选官固然要选,但新官上任,不知地方情况,经验不足,短时间内无法带领灾民走出困境,他们需要时间摸索锻炼。然而,灾民受难已久,根本等不及这些新官慢慢来。老臣以为,如今燃眉之急应是镇压地方暴乱。&rdo;

黎烨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ldo;什么?不救反杀?他们本就是受害者啊!&rdo;

龙臻有条不紊继续道:&ldo;陛下,暴乱不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灾民加入暴徒行列,臣恐最终演化成地方起义,到时必会影响陛下统治根基的稳固。&rdo;

黎烨坚决道:&ldo;不行,不能滥杀无辜。&rdo;

龙臻又道:&ldo;陛下爱民如子,天下皆知,但事关朝纲稳定,小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请陛下三思啊。&rdo;

&ldo;请陛下三思!&rdo;众臣一致喊道。

黎烨大手一挥,道:&ldo;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rdo;

龙臻低垂眉目,言语中充满刁难,他道:&ldo;既然陛下不同意臣等的建议,那不知陛下是否有更好的的打算?&rdo;

黎烨握紧拳头,他不喜欢取人性命,特别是游走生死边缘,拼命活下来的人。这事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不作为,导致灾民饱受苦难,唯有暴乱,才可能得到重视,才能争取到生存的机会。若以暴制暴,只会遭来更多的动乱,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到时他们起义,将不再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因为曾经战死的家人、朋友。黎烨扫了一眼朝堂里那些怡然的嘴脸,不禁心生厌恶,终于,他说道:&ldo;朝廷里的大臣,个个都是经验丰富之人,你们自年少为官至今,对黎国之情况一清二楚,且处事手腕老辣,依本王看,将你们发往地方,主持赈灾,再好不过。同时,本王对新官进行选拔,当新官上任之时,由你们与他们一同赈灾,教受经验,这样,也助于国之栋梁快速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rdo;

龙臻道:&ldo;陛下,朝中大臣大多年事已高,禁不起舟车劳顿,此法恐怕不行。&rdo;

上次赈灾,这帮老臣也是用这理由搪塞过去,当时,黎烨还顾及他们的身子,酌情考量。但现在,国难当头,这帮老家伙居然还想着自身安逸,实在天理难容。黎烨沉着脸,问道:&ldo;正在受灾的百姓难道就没有年长之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恶劣?你们是人,他们就不是人了?凭什么你们的身体金贵,他们的生命就是个屁?上次韩凌带兵赈灾时说了一句话,你们可还记得?&lso;生是黎国人,死是黎国魂&rso;,他们都是抱着必死之心上路,你们怎么没有半点觉悟?!&rdo;

黎烨说话鲜少如此咄咄逼人,众臣面露怯色,忙道:&ldo;陛下息怒!&rdo;

&ldo;息个屁!&rdo;黎烨站起身,在龙椅前来回走了几步,又道:&ldo;杞国朝中颇具活力,你们也看到了。本王以为,杞王用官之法甚好,故决定效仿,以让朝廷中有新的、独到的声音。所以,此次赈灾,选用近两年来无突出贡献的朝臣,朝中掌管朝局的重臣留守朝堂,做好后援。新选官员到地方后,与朝臣共事,若受百姓认可度高,且功绩显著,则选来朝廷为官,之前下派的官员则留守地方,为地方官员。&rdo;

话一出,朝下登时一片静默,半秒以后,哗然声起,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说这根本就不是去赈灾,而是借赈灾之名贬官!或者借赈灾之名要了他们这帮老家伙的命!自然,黎烨的提议遭来了绝大部分人的反对,不过,也有一部分自认为是朝中重臣的人并未说话,因为这事并不影响他们现在的既得利益,他们没必要搅这趟浑水。

龙臻自然是此次事件的局外人,但他没有沉默,反倒在仔细思量后,竟赞同了黎烨的做法,他说:&ldo;老臣也以为,朝中需要注入新鲜活力,才能集思广益,探索出黎国的发展之道。此次赈灾,既是一次救援,也是一次选官,常年居朝堂不作为者,确实没必要占用名额,阻挡新晋有才华之人入朝为官。&rdo;

难得龙臻有一次能站在自己这边,黎烨不禁投去惊喜的目光。然后,他又继续说道:&ldo;方才,你们说要先镇压暴乱,但本王以为,这万万不可,你们是否想过,他们发动暴乱的原因是何?若这起因被我们解决了,那么,他们还会继续暴乱吗?以暴制暴,只会积累民愤,缓一时急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依本王之见,朝臣即刻动身前往灾区,探查民情民意,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济。同时,考虑到地方存在暴乱,所以前去赈灾的朝臣可带三百兵马,对无法控制的暴乱进行镇压,但切记,先做劝说,劝说无效再进行镇压,但绝不能取人性命。朝臣和新官相互监督,若有人报有人死于黎兵之手,回朝后,本王定会重责。&rdo;

龙臻思考片刻,说道:&ldo;此法相比老臣的提议,确实更为人性化一些,不过也增加了实施难度。&rdo;

黎烨唇角勾起一抹笑,&ldo;那就要看办事者的能耐了。&rdo;顿了顿,他又说道:&ldo;龙丞相,由你整理出赈灾者名单,名单内的朝臣,若恐身子无法承受路途艰辛,或是有重疾缠身者,可提出申请,言明此命难为,本王同意可先告老还乡,安养晚年。&rdo;

话说到这里,黎烨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要裁除身在朝廷,却不做事,空拿俸禄的官员。朝臣们听闻,纷纷声泪俱下向黎烨表明自己对大黎的一片赤诚之心,即便身体动不了了,一颗心还是时时刻刻牵念国之社稷。黎烨坐在椅上,看着殿堂里那群泪眼婆娑的老臣,不觉好笑,龙臻尚未整理出名单,但就有这么多人开始表忠心,看来这朝中无作为的官员不在少数。不过,黎烨也是考虑到,这些人年轻时都为黎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其功远大于今日之错,他们大多都已到花甲之年,但因心中执念,久久不肯回乡,其实到了这年纪,已无需再操忧仕途,好好陪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但这道理,或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明白。

两天后,龙臻整理出了人员名单。

黎烨难得上了早朝,将名单告知群臣,后又强调可告老还乡一事,请各位大人仔细斟酌后将结果告知于他。那日早朝,大臣们的表情变化万千,有人欢喜有人忧,甚至有人大呼幸好在某年某月做了某件事,才得以留在朝中为陛下效命,多谢隆恩。而有些大臣,看着功绩排名时,不禁惨然一笑,曾经的辉煌终是抵不过岁月的蹉跎,他们确实是老了,该回家享享清福了,这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