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天,黎烨接连收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官员们提交的回乡申请,他们在信中情深意切地表达了心有大黎,但因身子日渐衰老,不能再效忠朝廷的壮志难酬。本来,老臣们还侥幸地认为,黎烨在收到诸多申请以后,会忽感朝中将再无良才,然后改变主意,将他们留下来。然而,黎烨没说半句挽留,只是诚心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为大黎付出的一切,而后,亲自将他们送出关外。
黄沙漫天飞舞,一行车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先王统治下的黎国宣告终结,迎来了属于黎烨的全新时代,然这是好是坏,无人知晓。
☆、39选官
选派官员名单确定后,被选派人员纷纷回家准备,在三日后也踏上了征程,他们这一走,或许将是永远地告别都城,或许,曾经在这里发生的种种,都将成为回忆,随风远去。
先行部队已经上路,黎烨立刻着手安排新官员的选拔。龙臻早已对全国各地的书生进行了统一考试,将成绩名列前茅的考生挑选出来,进行了一次简单面试,大约确定了候选人员,只等黎烨做最终定夺。
黎烨心里念着黎画,这国事缠身,让他不禁倍感焦躁,他希望尽快完事,然后痛痛快快去找闺女玩耍。所以,当他听闻新官的选拔早已过了初试和复试,只差终审,他就立马命龙臻通知各考生,即刻进殿,进行最终考核。
入选的考生自去年就一直守在都城,不敢离去,然苦哈哈等了一年,都不见朝中有风吹糙动。身上的盘缠早已用完,但又不甘到了嘴边的肥肉被人夺去,只能在都城找了活计,暂且安定下来。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一朝就沦为酒馆客栈里跑腿的小二,更有甚者,已在街边乞讨了近一年。忽听闻朝廷要对候选考生进行最终考核,登时,他们眼中燃起希望,如破晓的黎明,生机盎然。
黎烨诏书下得特别急,要求考生即刻面圣,所以,很多人都来不及准备,穿着一身破衣烂衫就往宫里赶,侍卫见到他们,还以为是叫花子集体来宫里行乞了。
黎烨扫了一眼站在大殿里的那排落魄书生,不禁眉心一跳,怎么本是傲骨之人,今日竟会混成这样?难道秀才出了私塾之门,就一无是处吗?连基本的生存之道,也不能参透,真是枉为他们饱读诗书。黎烨对这批考生的印象并不算好,他认为,只会纸上谈兵之人,永远成不了大事。他轻咳一声,正襟危坐,朗声道:&ldo;今黎国有难,急需一批优秀人才奔赴前线,为国效命。你们是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最顶尖的才子,本王希望,你们今日的表现也不要让本王失望。&rdo;
参与最终考核的考生一共十五名,他们整齐地站成一排,抬头挺胸,即便穿着落魄,但眼神里的那股骄傲,确实是书生所特有的。
黎烨随便点了一个人,问道:&ldo;你叫什么名字?&rdo;
那人出列,气正腔圆道:&ldo;启禀陛下,小的姓曹,单名一个刚字,自浩之,清安柳化人。&rdo;
黎烨点点头,又问:&ldo;本王将最终考核拖了一年,这一年里,你做了什么?&rdo;
曹刚答道:&ldo;启禀陛下,小人不分昼夜,寒窗苦读,只为通晓古今之学问。&rdo;
黎烨挑了挑没,眼中颇有几分敬佩,&ldo;可有收获?&rdo;
曹刚答:&ldo;收获颇丰。自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朝各代,都有杰出之人带领国家走向巅峰,然创业易守成难,多少君王最终都荒废于物欲横流之中,将一手创建的国度拱手让人。在治国之中,小人以为,民心为重,得民心者得天下,君王不该贪图一时欢愉而将百姓置之不顾,百姓有难,当四方支援,尽心竭力,在所不辞。再者,任用贤才,jian佞之人定要避而远之,不可启用,以免jian臣作乱危及朝纲之稳定。三者,要施仁政,以怀柔之法笼络人心,又实施合理有效的土地制度,减少苛捐杂税……&rdo;
&ldo;停,别说了。&rdo;眼见这人张了嘴巴就不懂停下来,滔滔不绝,黎烨听得不耐烦,便打断了他,又问了一句,&ldo;这一年来,你靠什么糊口?&rdo;
曹刚一脸正气,答道:&ldo;精神食粮富足,何愁腹中之饥?&rdo;
黎烨忍不住白了曹刚一眼,看他这身打扮,应是要饭要了一年,头发都打结了!
黎烨心中有数,便又挑了另外一人,问道:&ldo;跟本王说说,这一年里你做了什么?&rdo;
这人眉目清秀,衣着虽朴素,但却很是干净,头发也一丝不苟地笼在发簪之内,其气质,显然与其他人有所不同。面对黎烨的提问,他也不慌,只轻描淡写道:&ldo;小人自知读书只是赚钱的捷径,既然小人已掌握知识,为何不用知识赚钱?到朝廷为官,于小人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难于上青天。故小人并不盼着终审,转而借都城优越的地理环境,开了一家私塾,传道授业,一来可赚足生活费,二来小人也可继续自学深造,一举两得。&rdo;
&ldo;哦?&rdo;黎烨来了兴致,问道:&ldo;你这盘缠,竟够开私塾?&rdo;
那人答道:&ldo;自然是不够的,早些时候,小人是以说书营生。&rdo;
黎烨面露喜色,他又问了一句,&ldo;你叫什么名字?&rdo;
那人答道:&ldo;小人名曰段子闵。&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