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儿,陆玉成沐浴出来后换上了一身石青色团花纹暗纹锦袍,一头墨发绞干了笼在了玉冠里。
因长年在南疆的缘故,他肤色不算太白皙,但脸部线条完美,五官立体,身姿挺拔,又因未穿铠甲硬朗中透着温润,如玉般的笑容在他眉梢溢开,明亮夕阳下,更映得他瞳若点漆。
天色已渐渐擦黑。
陆玉成理了理身上的衣裳,问向身后的小厮罗望:“给小芸的东西都理好了吗?”
罗望嘿嘿一笑:“回世子爷,都理好了,全部装在箱子里,明天装车去给大小姐。”
陆玉成笑着点了点头。
“世子爷,国公爷请您去一趟书房。”府里的小厮来传话。
陆玉成无奈地对罗望耸耸肩,得,他这老爹还是放心不下沐城的百姓。
陆玉成抬步入书房的时候,果然看到父亲正在和镇国公府的老管家青叔说话。
“青叔。”陆玉成脸上端着笑,对六十余岁正认真听父亲吩咐诸事的管家打招呼。
“老奴参见世子爷。”听到声音,青叔转过身,忙对陆玉成拱手行礼。
陆玉成慌忙避开了,青叔是祖父身边最得力的属下,当年与祖父一起上战场受了点伤,走路时脚有些跛,故而没有随着祖父去南疆。
后来便做了这镇国公府的老管家,在盛京城一待便是四十多年,兢兢业业操持着镇国公府的一切。
也没有成家。
镇国公府从上到下不论辈份都这么唤他,就连镇国公也尊称他一句“青叔”。
青叔眉目含笑,看着英俊挺拔的陆玉成,眼中泛起了泪光:“世子爷又长高了,长壮实了不少,老镇国公在天有灵啊。”
“青叔,您身子骨这两年可好?”
“好好好,老奴除了腿脚不利索外,其余都好,还能在镇国公府吃十几二十年饭呢。”
书房内三人都笑了起来。
镇国公道:“此事就这么办吧,青叔您亲自去账房支十万两银子,五万两用于买粮,以最快的速度送去沐城,另外五万两用于修缮百姓的房屋。这件事半点也拖不得,还请青叔务必要快。”
“是,老奴这就去办。去岁大周风调寸顺,各地收成都不错,粮食价格也不高。现在市面上约莫在五钱一石,这五万两正好可以买十万石粮,送去沐城,百姓们可以撑一段日子了。”
镇国公点头,再过几天就要立春了,就算倒春寒再严重,天也要慢慢暖和起来了。
“父亲,是否需要儿子派人跟着青叔的人一起去沐城?”
陆玉成是担心万一受灾的百姓太多,发生点什么事,家奴们不知如何做。
镇国公想了想道:“嗯,就让崔力去一趟吧。青叔,您多派些人跟着崔力一起去,务必将这些东西全部送到百姓手上。采买的粮食和其他物资您也带着崔力亲自过目一遍,勿要出了什么岔子。”
想起他们在沐城看到了一切,镇国公心急如焚,若不是皇帝派人又去催了,他是必要将沐城雪灾彻底控制住了才回盛京城的。
沐城知府倒也还算尽职,每天都会出门巡查,将倒塌房屋的百姓集聚在一起,不至于冻死。
但是否要立即上报朝廷,他还有所犹豫,毕竟都已经过年了,这天也渐渐暖和起来了,若上报朝廷为,便是他这个当地的父母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