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皇帝派差使催他们回盛京,他便带着阿成急急赶来了,想着见了皇帝就把此事说了,好让朝廷出面,抓紧时间赈灾。
可谁曾想,老皇帝并不放在心上。
唉,沐城有数万百姓啊。
青叔点头弯腰称是:“咱们有府兵三百,国公爷,您看,老奴派两百人去,是否可以?”
镇国公想了想道:“派两百八十人去吧,府里留下二十人就够了。”
“可,这……”若大一个镇国公府,只二十人怎么能够。
镇国公摆了摆手:“无事,我和成儿在府里,出不了什么事。”
待青叔走后,陆玉成在镇国公府对面坐了下来。
“父亲,儿子是担心,若是皇上知道了,会不会不好交代?”陆玉成顿了顿,才道:“儿子是怕,皇上会多想。”
皇帝多疑,镇国公父子全都清楚。
这件事不管是否办好,传到老皇帝的耳中,那就是他们越殂代疱。
甚至说他们在收拢人心,居心叵测。
镇国公摩挲着手指,缓缓道:“总不能让百姓们这么饿着冻着,这天寒地冻的,很容易出事。崔力从未来过盛京城,你让他扮作悬壶济世的富商,押送粮食去吧。府里的府兵也让他们乔装一番,莫要让别人认了出来了。”
陆玉成默了默,最终缓缓点头。
“国公爷。”
镇国公听到方氏的声音微微皱了皱眉,书房重地,他从不让方氏踏足。
可也知道,这几年,他与阿成二人一直驻守南疆,母亲五年前去了甘露寺祈福后便很少回来,若大一个镇国公府全由方氏和青叔二人操持着。
他站起身走到外面,就见方氏已经换了一身淡绿色绸衫,发髻上别着珠钗翡翠,随着走动,那些珠钗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方氏见了他,忙屈膝行了一礼:“国公爷。”
镇国公不免又想起自己的大女儿陆晓芸来,每次他们回来,就会看到她插了满头的珠钗,多的是红的绿的黄的。
见了他和阿成,也不甚亲近,反倒与方氏极为亲近。
这孩子从小便没了娘,自己又不能将她带在身边,却不想时间过得这般快,这一次回盛京,她便已嫁为他人妇。
也不知这丫头在安王府过得怎么样,身上的伤好了没有。
方氏见到他定定地望着自己,以为两年不见,思念她了,脸微红,按了按鬓边的发,柔声道:“国公爷。”
镇国公这才缓过神来:“有事?”
方氏的声音愈发柔了些:“妾身是想着是否该去拜见一下婆母。您好不容易回盛京一趟,她老人家一人在甘露寺祈福,一别数年,如今年纪大了,也该接回府中来养老了。”
“年前妾身去了一趟甘露寺探望婆母,见她这两年身子骨又差了些,妾身实在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