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即将开战,宫内也该清理干净了。褚楚虽对小史恨之入骨,但碍于司马邺的缘故,只好忍辱负重与他合作。
听闻大皇子近日病了。二人一同携带参汤前去探望。
大皇子尚还年幼,宫中之人逃难的逃难,议事的议事,无人管他,便一个劲地发脾气。又见小史,听他从聿宫而来便问道:&ldo;你是我父皇之人,为何与邺儿混在一起!&rdo;
码汉卡&ldo;殿下误会了,为臣怎敢?&rdo;小史跪在大皇子床前,&ldo;司马邺再如何厉害也只不过是吴孝王之子,日后最多只可辅佐殿下,又怎可与殿下相提并论?&rdo;
大皇子被小史的态度所惊,逐而心想正是如此,不禁暗自窃喜,道:&ldo;莲王怎么跪下了,起来说话。&rdo;
小史不肯起身,抬头道:&ldo;臣向君行跪拜之理是理所当然的,殿下继位在即,可要养好身子,也好日后治理这辽阔河山。&rdo;
东省听了此言,大皇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看了看小史,越发觉得喜欢,可见此人并非一名普通的男宠,欣喜道:&ldo;莲王说得在理,快快请起。&rdo;
小史挥手招来褚楚端来参汤,二人配合默契,褚楚上前道:&ldo;殿下快服下吧。登基前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天下的黎民百姓还得靠殿下呢!&rdo;
见他像是怕苦,小史亲自端过参汤喂到大皇子嘴边,劝他服下。像是受了那双丹凤美目的蛊惑,他一口一口地喝了下去。
小史嘴边荡起笑意。睡吧!比起你的兄弟姊妹,你可要好过得多了。
翌日,怀帝长子司马占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几日之间,宫中皇子、公主皆因种种原因一病不起。御医们忙得分身乏术,终就无效。
司马炽身体虚弱,近日又因战事缠身,担心他接受不起此等现实,儿女死讯便未传到他耳中。
司马邺暗叹小史与褚楚做事利落,下令为不惊动皇上,统统不准操办丧事,全部暗中埋葬。其间梅莹妃前来跪于聿宫之外乞求,但司马邺坚持不见,令人将她送回。
笙儿出征在即,小史深知西明门一战纯属幌子。目的在于让汉军侵入京城,直捣皇宫。如今司马邺已对施笙失去信心,此次出战,必是粉骨碎身。
小史到底受笙儿照顾多时,也有些感情,入至夜笙殿就是为劝其放弃出战。
&ldo;占殿下死了?&rdo;对着那张绝色的脸庞,笙儿冷冷问道。
&ldo;怎会这样?&rdo;小史惊问。
笙儿轻蔑地看着他,似在嘲弄。
小史避开他的眼神,直奔主题:&ldo;你也知道司马邺计划多年,此次势在必得。西明门之战无非是送死,你为何还要出战?&rdo;
施笙上前抬起小史的下巴,啧啧称赞:&ldo;好一张绝代风华的俏脸。美到连这河山也敌不过这等佳人的轻轻一笑。你可听过灭商妖姬妲己之事。倘若你真与她一般,奉天命来灭这晋代,我既便打了胜仗也于是无补啊。&rdo;
此言让小史忽地想起梦魇中所见长衫下的狐尾,惨淡一笑:&ldo;妲己灭商只为自己争权夺利登上龙椅,而我并非如此啊。&rdo;他只想与若林厮守于一起,无人干涉。
仅此而已。
施笙放开小史,取来琵琶轻轻弹凑,小史听这乐音悲凉,似是弹凑之人将所有的哀忧情愁都付诸于这根根琴铉之上。
先前若林与小史退隐山涧,施笙虽是不舍,但也心存祝福。不想他们此次回宫竟已一刀两断,而小史跟随司马邺更让他以为他心意已变。
此次出战实力悬殊,他也明了。可如今唯一可为心爱之人做的除了上阵杀敌外,还有何事呢?
云层顶端像是又传来亡灵的悲泣,悲泣这红颜为何如此薄命,这江山为何如此易碎……
次日,施笙领兵开赴西明门。
第二十四章
施笙褪去往日的粉黛妆饰,改着帅服。战士们气势高涨,雄纠纠地阵列于正殿之外。飘扬的军旗中间刺有大而醒目的&ldo;晋&rdo;字。
司马邺代替皇上敬过三军,再向身为主帅的笙儿举杯敬道:&ldo;祝施大人旗开得胜,消灭刘曜大军。&rdo;如愿以偿地背叛我,跟随你那无用的皇上一共归天。
施笙淡然一笑,不见了过去的妩媚,显得英姿飒慡。他一干而尽,高声道:&ldo;殿下尽请放心!为了皇上与这社稷江山,就算肝脑涂地,笙儿也会奋力拦截匈奴狗贼!&rdo;
司马邺眼角微眯道:&ldo;痛快!既然如此,我便在宫中恭候大捷!&rdo;
施笙对着站于正殿前方的司马邺拱手为礼。逐风一声长嘶,大军前行,军旗开始缓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