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而是些牧师、官员、律师、医生和商人。美国的学院不会是学者们的
自治行会。
外部控制附带产生了另一种制度,即美国高等学校的首脑制。在古老的
欧洲体制下,学院和大学的教职员实行自治。并得到历史悠久的赞助基金与
教会俸禄的支持,并无此种行政官员的一席之地。但由外人管理学校的美洲
体制造成了一种新的需要。学校理事们通常是缺席理事,他们既无时间也无
兴趣去管理,而学院教员中的负责者通常年纪较轻且又经常变换。在这种权
力真空中学校首脑便自然填补进去。只有他既代表教员又代表公众,因为他
是常驻该校的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从技术上讲,他是理事会的雇员,通
常是其中最有知识者,因而成为其领导人。作为学校教员的首要成员,他也
为他们讲话。学校的声望甚至其存在都仰仗于他的宣传能力。他集学者和经
纪人于一身,被认为应将学识运用于日常事务,并将事务判断能力运用于学
术世界。在旧世界没有象他这样的对应人物,他是突破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墒
垣的生动象征。
29.高等教育代替高等学识
在美洲,学校成为扩散学问而非提高和永久保存学识的地方。&ldo;大学&rdo;
教育在美洲实际上成了本科教育。扩散高等教育的种种原因,无一是美洲特
有的,但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便形成了反对合法垄断和反对地理上集中的势
不可挡的力量。
宗教宗派主义和多样性。三个最早的学院(哈佛、威廉与玛丽、耶鲁)
都是为了支持各自殖民地的正统教会而建立的。它们是1745年之前的仅有
的几所学院。十八世纪中叶,&ldo;大觉醒&rdo;已经唤起了宗教热忱,激化了教派
对立,繁荣也使人们得到足够的钱送子孙到学院就读和建造校舍,直到此时,
殖民地的学院才开始纷纷涌现。这就是那鲁学院院长埃兹拉&iddot;斯泰尔斯所谓
的&ldo;学院热&rdo;。当时在英国,甚至令人赞羡的异端学院都未能获得学位授予
权,而美洲各个教派的学校却僭取了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才有的崇高地位。到
美国革命时,几乎每个基督教教派都有了自己的学院:新长老派教徒建立了
普林斯顿学院,浸札会教会复兴派建立了布朗学院,荷兰改革派教会复兴派
建立了拉特格斯学院,一个公理会牧师将一所印第安传教学校改成达特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