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是如此大规模的勘测工作也全然比不上牛顿数学想象力的驰
骋。里顿豪斯确实也作过一些小规模的、即使并不非常成功的研究太阳系空
间的努力,1769年的金星凌日,给了他一个在欧洲人心目中树立美洲科学
发展形象的大好时机。这是一个比温思罗普组织纽芬兰考察队观察1761年
金星凌日更为诱人的机会。1761年,最有价值的观察,不能 在有人定居的
区域内进行,百1769年的金星凌日,只要天气许可,在美洲各殖民地均可
望看到。安排观察点,提供观察器具,协调观察结果,这些正是美洲科学家
们看来能应付的挑战。
整个殖民地上下,人们对此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即便有时对情况并不十
分了解。温思罗普亲自为此写了条理清晰、明白易懂的小册子,向公众解释
观察的重要意义、如何制作观看需用的烟熏玻璃片,以及怎样记录金星凌日
的关键时刻和持续的时间。在马萨诸塞,温思罗普将坐镇坎布里奇天文台进
行主要的观察。在费城,由费城学院的威廉&iddot;史密斯牧师为首组织观察活动,
而戴维&iddot;里顿豪斯则执掌着科学舞台的中心。宾夕法尼亚立法机构专门拨款
一百英镑购置一台望远镜,另外用一百英镑在议会广场建筑晾望台,周围地
区也设立了几个观察点。在整个东海岸,各城市都作了观察准备,业余天文
爱好者们则在各自偏远的农场准备了自制的观察仪器。&ldo;科学&rdo;计测范围如
此之广,而依靠的设备则如此简陋,恐怕是空前绝后的。
当人们盼望已久的时刻一1769年6月3日到来时,中部各殖民地的天
空平静清澈,然而热烈和紧张的气氛本身却造成了意外的困难。为了通过新
设置的诺里顿瞭望台上的望远镜观察金星凌日最高潮的瞬间,里顿豪斯仰面
朝天,由助手们托着头部。但是,劳累超过了他的承受限度:当金星在零点
触及太阳时‐‐这是几个月精心计划所针对的目标,是里顿豪斯不断调整他
那专门设计的时钟来严阵以待的时刻‐‐里顿豪斯竟昏厥过去。等他醒来
时,良机已失,他所能做的只是粗略估计一下消逝的时间而已。
收集和整理来自各观察点的资料的主要责任落在里顿豪斯肩上。他和威
廉&iddot;史密斯牧师合作,作出了美洲方面利用观察结果计算太阳视差的主要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