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这些事,别人可能在感慨三皇子果真是个祸害。
只有苏菀暗暗心惊,但等着一条消息,让她一下子豁然开朗。
因为传言说了,圣人因为三皇子的事情遇刺,不管那党羽有何目的,到底是三皇子身份成迷的缘故。
所以就算三皇子马上年满十四,他也不适合听政!
原来前面纷纷扰扰那么多事,目的只有一个,三皇子不能听政!
最名正言顺可以成为太子的唯一嫡子,就算十四岁了,也不能听政。
因为他的存在,让他的父亲可能会有危险。
这个原因似乎没什么问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许多读书人讲究的不就是这个吗。
你三皇子应该自己请奏的,自己主动避让。
谁知道昱王留下的党羽会不会因为你再次刺杀圣人。
纵然这事跟你关系不大,你也有责任的。
没听说过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作为儿子,早点自动请奏,暂时不听政的好,即使下个月便是你十四岁生辰,也不该出现的。
别说前庭大臣们,皇宫内外城也有许多人抱着这样的观点。
但要苏菀说,凡事别看过程,先看看目的再分析。
一定是谁得利,谁主使。
而且这次的事三殿下可是从未说过一句话,一直都是内宫那边叭叭叭传消息。
这个圣人也够狠,能借着传言给自己打舆论仗。
仿佛三殿下不自动请辞,就不够孝顺一样。
不过这圣人跟姜贵妃不愧是原配夫妻俩,做事弯弯绕绕可真多。
等到十月初十,到了天祥国每年祭拜亡故将士的时间,一直未吭声的三殿下终于传来消息。
三殿下提前主动请求,他想去城郊将士陵祭拜将士,顺便祭拜自己的外祖父跟舅舅。
他的外祖父跟舅舅都为国捐躯,以前他年纪小,现在却觉得该去祭拜跟祖父舅舅一样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好祭奠亡灵,让将士们得以安歇。
仪部郎中边吃饭边跟苏菀八卦,说完之后叹气:“三殿下都这样说了,圣人自然答应。还要我们礼部下的仪部来准备祭祀,也不知道三殿下好不好相处。”
他虽是个五品官,却也只见过大皇子,二皇子,三殿下却只听过大名。
不过三殿下不理什么,那他主动请辞,主动推却下个月听政的事,转而说要在十月初十祭拜将士们。
似乎也没毛病?
这也让许多老臣想起三殿下的外祖,不管先皇后跟圣人,跟昱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外祖家为天祥国立过的汗马功劳,谁都不能否认。
如今西北安定,还有他家旧部镇守边关的缘故。
谁又能对一个想要祭拜外祖的皇子说不呢。
就算圣人也不能。
苏菀暗暗称了声妙,这会已经是十月初十的午饭时间,想必那边祭祀都快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