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外交对战争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战争孕
育过程中,它能够推迟或加速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后,外交能够影响战争
的进程,延长或缩短战争;外交也是处理战后问题的重要手段。外交谋略与
军事谋略相配合,可以达成战争的突然性,可以寻找更多的盟友,孤立敌人。
当今世界,外交活动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交战双方的外交活动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政洽谈判。据著名国际关系学家霍尔斯蒂统计,在第二次世
1《列宁选集》第4卷第225页。
界大战后的20年时间里,20起国际战争的结局之中,只有15%属于武力征
服式的,消极解决的占8%,其余都是通过外交谈判在谋求双方的妥协来折
中解决的。
(五)民心与士气
民心与士气,属于政治思想范畴。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这是古人就曾朴素认
识到了的道理。《孟子》说:&ldo;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do;《三略》
指出:&ldo;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rdo;列宁更明确地指出:&ldo;在
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
绪决定的。&rdo;2
由于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争取民心就成为谋略家十分关注的问
题。古代谋略家就强调&ldo;爱民&rdo;、&ldo;利民&rdo;、&ldo;保民&rdo;,以求争取民心,同
时,还利用多种手段瓦解对方土气。毛泽东则深刻指出:&ldo;力量对比不但是
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rdo;1
三、谋略与军事力量
(一)军事力量是谋略的坚实后盾
军事力量是进行战争的主要物质基础,它的强弱,对战争规模的大小、
持续时间的长短、战争形势的转变以至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孙子》谋略的最高理想,是&ldo;不战而屈人之兵&rdo;。孙子言下的&ldo;战&rdo;
就是军事斗争,双方兵戎相见,一决雌雄。
&ldo;不战&rdo;,即通过政治战、外交战、心理战等,达到成加于敌,迫敌屈
从于我之目的。但是,&ldo;不战&rdo;需要有&ldo;能战&rdo;的力量作威慑。以强大的军
事实力为后盾,实行&ldo;威慑战略&rdo;,是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军事谋略的一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