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原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在人情世故中也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应用,以下是相关讲解:
含义
在人情语境中,“走为上计”指的是当面临复杂、棘手或对自己不利的人情局面时,主动选择离开、回避或暂时退出,以避免矛盾激化、减少麻烦或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形象,是一种以退为进、保全自身的策略。
适用场景
-冲突场景:当与人发生激烈争执或矛盾,且继续纠缠可能导致局面失控、关系彻底破裂时,“走为上计”可避免冲突升级,如在家庭聚会中因观点不合引发争吵,可暂时离开现场冷静。
-尴尬场景:处于尴尬的社交场合,如在聚会中成为众人调侃或攻击的对象,感觉难以应对时,适时离开能摆脱尴尬处境,维护自身心理舒适。
-责任场景:当面临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或试图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责任时,如果无法当场拒绝或解决,选择暂时离开可以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应对的时间,避免仓促答应而带来麻烦。
实施要点
-时机把握:要敏锐地感知局面的变化,在问题还未完全恶化但已经出现难以解决的迹象时,及时采取行动。
-方式方法:离开时要尽量保持礼貌和得体,避免给人留下生硬、无礼的印象。比如可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如突然有急事需要处理等。
-后续处理:“走”只是暂时的,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沟通、解释或其他方式来妥善解决问题,以修复关系或化解矛盾。
在人情往来中运用“走为上计”,不是怯懦逃避,而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能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环境。
人情36计中“走为上计”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规避逻辑
-避免即时伤害:在人际交往里,有些情况会对我们的情感、声誉或利益产生即时伤害,像在激烈的冲突中,可能会说出或做出让双方都后悔的事,此时“走为上计”能及时切断伤害源,防止情况恶化。
-防止潜在危机:有些看似小的人情问题,若不及时避开,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危机。比如卷入他人的是非纠纷,及早抽身能避免被潜在的麻烦波及。
成本效益逻辑
-减少时间成本:在一些无意义或无法取得有效成果的人情场合中,继续停留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离开去做更有价值的事,能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降低情感成本:持续处于负面的人情氛围中,会消耗我们大量的情感能量,使人感到疲惫、焦虑。“走为上计”可让我们及时止损,将情感能量投入到更积极健康的关系中。
关系修复逻辑
-创造缓冲空间:暂时离开能给双方提供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矛盾在当下进一步激化,为后续关系的修复和沟通创造条件。等双方情绪平复后,更有利于理性地解决问题。
-维护关系弹性:适时地“走”可以显示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分寸感和智慧,让对方意识到我们对关系的珍视,并非一味地强硬或纠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关系的弹性和张力。
以下是对上述人情中“走为上计”经典案例的详细介绍:
蔺相如回避廉颇
-事件背景: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之会上维护赵国尊严等功劳,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是赵国名将,战功赫赫,他认为蔺相如仅凭口舌之劳就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事件经过:蔺相如得知廉颇的话后,并不与廉颇计较,而是尽量回避他。每次上朝时,蔺相如常常称病请假,避免与廉颇在朝堂上碰面。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的马车过来,他立即让车夫把车赶到小巷子里避让,等廉颇的马车过去后才继续前行。
-事件结果:蔺相如的门客们以为他害怕廉颇,蔺相如却解释说,他并非怕廉颇,而是赵国之所以能免受秦国侵犯,正是因为有他和廉颇一文一武。若两人相争,必有一伤,这会让秦国有机可乘。廉颇知道后,深感惭愧,于是主动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人最终和好,携手为赵国效力。
孔融让梨背后的“走”
-事件背景:孔融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非常重视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家庭伦理和长幼秩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件经过:据说孔融四岁时,有一次家里人一起吃梨,孔融主动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们。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年纪小,食量小,应该吃小的,而哥哥们比他大,应该吃大的。
-事件结果:孔融的这一行为不仅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兄弟间因争梨而产生的矛盾,维护了家庭的和睦氛围,还体现了他对长幼秩序的尊重,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赢得了众人的赞誉,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美谈,也为他日后的名声和仕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备借故离席
-事件背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被迫投靠曹操后,担心曹操对自己起疑,便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韬光养晦,向曹操表示自己胸无大志。
-事件经过: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到小亭青梅煮酒,席间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列举了袁术、袁绍、刘表等多人,曹操皆一一否定,然后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心中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落在地。正巧此时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地俯身捡起筷子,说自己是被雷声吓到了。后来,刘备得知袁术要北上投奔袁绍,便向曹操请命,借口带兵截击袁术,曹操同意后,刘备立即带着关羽、张飞等人离开许昌。
-事件结果:刘备成功利用机会摆脱了曹操的控制,到达徐州后,他立即截断袁术的去路,击败袁术。之后刘备便以此为契机,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日后成就霸业保存了实力,避免了在曹操阵营中可能遭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