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旧五代史读后感 > 第42章 庄宗李存勖四十二(第1页)

第42章 庄宗李存勖四十二(第1页)

公元924年,即后唐同光二年的六月甲戌日,后唐王朝的中枢机构迎来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加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豆卢革,因其卓越的政绩和贡献,被加封为右仆射,其余职位依然保持不变,这彰显了李存勖对他的高度信任和重用。侍中、监修国史、兼枢密使、镇州节度使郭崇韬,也因其杰出的才能和功绩,爵位和封邑得到了提升,并加赠了功臣称号,这是对他长期以来为国家和朝廷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同时,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光允,也被加封为兼户部尚书,这一任命体现了李存勖对他在经济管理和财政规划方面的信任和期待。而礼部侍郎、平章事韦说,则因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行政能力,被加封为中书侍郎,这标志着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就在朝廷内部进行着一系列人事变动的同时,地方上也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宋州上奏,节度使李绍安去世,这一消息让李存勖深感痛惜,他立即下令相关部门处理李绍安的后事,并给予其家属适当的抚恤和安慰。

丙子日,李嗣源派遣使者护送潞州叛将杨立等人到达京城。这些叛将曾一度给潞州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不安,但他们的嚣张气焰最终还是在李嗣源的铁腕手段下被扑灭。在市井中,这些叛将被公开处决,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后唐王朝的法威和正义,也起到了震慑和警示的作用。

同时,李存勖还下令对潞州的城墙进行铲平,并诏令各方镇撤除防御城池的设施。这一决定可能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分析和判断,李存勖认为,过度的防御设施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而撤除这些设施则有助于营造和平稳定的氛围,促进各地的交流和发展。

丁丑日,有关部门上奏说:“洛阳已经建立了宗庙,请求停止北京(太原)的太庙祭祀。”李存勖在认真审议了这一请求后,同意了相关部门的建议。这一决定体现了李存勖对宗教祭祀事务的谨慎和尊重,也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

甲申日,李存勖又下了一道诏令,封卫国夫人韩氏为淑妃,燕国夫人伊氏为德妃,并命令相关部门选择吉日进行册封仪式。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后宫管理的重视和关心,也彰显了他对两位夫人的宠爱和赏识。

同时,李存勖还追赠了故河东节度副使、守左谏议大夫李袭吉为礼部尚书;追赠故河东节度副使、礼部尚书苏循为左仆射;追赠故河东观察判官、检校右仆射司马揆为司空;追赠故河东留守判官、工部尚书李敬义为右仆射。这些追赠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家属的慰藉和抚恤。

丙戌日,李存勖又任命了顺义军节度使李令锡为许州节度使,前任保义军留后李绍真为徐州节度使,徐州节度使李绍荣为宋州节度使。这些任命体现了李存勖对地方军政事务的重视和关心,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戊子日,汝州防御使张继孙在本郡被赐死。这一消息震惊了朝野,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李存勖治理国家的铁腕手段。张继孙是齐王张全义的养子,本姓郝,因为他的哥哥张继业等人告发他的私密劣迹,所以被诛杀。

据《册府元龟》记载,张继业在担任河阳两使留后期间,曾上疏李存勖称:“我的弟弟张继孙,本姓郝,他的母亲还在世,被父亲张全义收养为养子,管理衙内兵士。自从李存勖到京城后,张继孙私自藏匿兵甲,招募部曲,图谋不轨,同时私生活淫乱无度,无亲无义。如果我不自陈其事,恐怕会连累家族。”

李存勖在审阅了张继业的上疏后,下敕令说:“有善必赏,是用来劝勉忠孝之道;有恶必诛,是用来断绝奸邪之路。如果罪状在众人口中流传,丑行在近亲中散布,就必须依据朝章国法来处理。汝州防御使张继孙,本非张氏子孙,自小被乞养,以至成长,备受显荣,却不能报答抚育之恩,履行谦恭之道,擅自行使威福,常常恣意奸凶,侵夺父权,惑乱家事,放纵如禽兽之行,心怀如枭獍之恶,有识之士都不忍言说,无赖之徒却成为他的党羽。而且他又横征暴敛,滥用酷法严刑,私藏兵器于家中,杀害平民于广陌。不思悔改,难以宽容,应将他窜逐到远方,并归还其本姓,使我勋贤之族永远除去污秽之风。”

于是,李存勖下令将张继孙贬为房州司户参军同正,并勒令恢复其本姓。不久之后,张继孙被赐自尽,其资产也被没收。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违法乱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法威和正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