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王宫后,秦王邀请公孙鞅和王陆一块商讨关于新国策的细节。
而这期间,王陆一言不发。
直到王陆借口身体不适离开王宫后,秦王才问向公孙鞅。
“王陆,他是不是对咱们刚刚的讨论十分不满,怎么一言不发?”
公孙鞅解释道:“大王,这就是有所不知了。王兄这人平时稳重,不太爱说话,更不愿显摆。只有在出现问题时,他才会出手解决。”
“就像今日一样,王兄不也一开始什么都没说,但其实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
“王兄不说,并且提前离开,这就说明王兄对大王和我很信任,觉得没有问题。”
秦王认可地点头:“在理。”
……
王陆回家后隔了一天,几乎每一刻钟就会拿出玉石片查看。
“墨暄的新国策已经停了。”
“国运还在上升,看来问题真的出在公孙鞅的新国策上。”
墨暄在昨日来家中拜访过他,为墨家进行最后的辩解。
他说,他已经拜访过咸阳城不少的百姓人家,包括东城。
其实有小半人还是不支持新国策的,这从东城三十人中,只有十二人支持就能看出。至于后来的南北城百姓,仅仅是因为他们支持,所以才行动。
如果真要比较,墨家的新国策不会弱于法家的新国策。
可墨暄也再度承认,是他墨暄技不如人,输了便是输了,他不日就离开咸阳。
而最后,墨暄还问:
“王陆,我听人说你和法家有渊源,但并不是法家弟子。要不要来我墨家?我为你引荐墨家钜子。”
王陆当然拒绝了,加入墨家对灭秦没啥帮助。
……
嬴氏宗府。
嬴氏的大长老,以及嬴衡等等都聚在一块。
各个面色凝重。
“新国策实行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改不了了。”
“那么咱们宗亲一脉该如何随之变化?”
嬴衡做主持:“是交出田,还是不交?”
“当然不交。”
有族人反对,他们收入的来源不多,这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这样反对的人不多,就两三个,余下的都沉默没有说自己的想法。
嬴衡道:“我倒是觉得交出田,未尝不是眼下最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