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接过来自已干?”于春杰皱着眉头问道。
他其实不希望自家人插手街道企业,毕竟志愿者社团就是儿子在负责。
如果工厂是女儿的人在搞,只怕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它人来办厂,我怕赚不到钱。”于永芳语气肯定地回答。“我敢这样做,也是因为相信夏臻的手段。”
他和弟弟搞出来的定制店,现在每天都能赚几百元,如果不是她亲眼看到,都不敢相信。
xh区那边的新店,她的目标只要那边的一半。
一旦达到那个水平,她就会马上去其它地方继续开分店。
离春节只剩一个月时间,她计划先开五家店,保证每天能赚到一千块钱利润。
“行。”见女儿病好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于春杰最终没有阻止。“不过用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给自已带来负面影响。”
想到夏臻居然用退休军人帮自已经营小吃店,又有了主意。
劝女儿招一些没有安排工作的退休军人,进厂上班,这样既有个好名声,又容易管理。
比起其它人,军人的服从性更好,保密性也更强。
只要把他们的心收住了,工厂管理起来就会顺畅许多。
“这个倒是好主意。”于永芳以前没留意这事,听父亲一说,觉得可行。“我明天就开始招人。”
第二天开始,街道要办福利工厂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五角场。
街道那边天天有人上门,希望能给家人安排个工作。
“这事我还没得到通知,所以给不了承诺。”街道主任是个五十来岁的强势妇女,哪里会怕这些人的纠缠。“等收到通知,我尽量安排街道的困难群众。”
她必须这样说,否则事情会变得不可收拾。
当然说归说,到时哪些群众比较困难,还不是她说了算?
直到于永芳亲自上门,说了她的计划,原本信心满满的街道主任,才老实起来。
“王主任,这是市里给我的任务,必须招些合适的人,保证工厂赚钱。”对上下面的街道人员,于永芳自然不用客气。“不过你也不容易,我可以给你五名工人的名额。”
这时候什么权力最大?
自然是人事权。
能给失业人员一个工作,人家砸锅卖铁,也愿意给你送礼。
因为工作落实后,就成了铁饭碗,以后可以让子女继承。
所以价值几何?不用想都知道。
“谢谢。”王秀芹在知道于永芳的身份后,就死了插手的心思,现在听她愿意给自已五个名额,当真是意外之喜,连忙道谢。
一般来说,街道工厂的规模大多不大,十几二十几人的小工厂比比皆是。
她想坐稳屁股上的位置,就必须平衡各方的关系。
把一些名额当成礼物送出去,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真正在自已手里,也不过几个。
这次能从于永芳手里得到五个,已经超出她的预期了。
“以后还要麻烦街道这边,在周围招些人进厂,也是应有之举。”于永芳对这些已经非常熟练了,所以也没过份客套。“我只希望街道这边能全力配合我,到时取得了成绩,有你一份政绩。”
和街道商量好后,又去了一趟老年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