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里面的老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没有孤寡老人的邋遢和异味,非常满意。
弟弟的志愿者社团,真的做了件大好事。
她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的老人,哪一个不是脏兮兮的?
凑近一点还能闻到一股臭味,就算她再善良,也不愿意跟他们亲近。
看到旁边房间在打土灶,又问了原因,听说打算在这边弄个食堂,志愿者周末过来时,可以一起聚一次餐。
“这样好了,工厂的食堂就办在这里吧!”于永芳对跟在身边的王秀芹说道。“到时多煮些饭菜,让老人们也可以一起吃。”
连夏臻都能做到这些,她于家人肯定不能输给他。
反正食堂的开销有限,多二十几个人的饭菜,花不了多少钱。
当然关键还是工厂要能赚钱。
从街道办出来,她看时间还早,就来到旦大找弟弟。
又让他把夏臻约出来,一起到品味楼吃晚饭。
街道的服装厂怎么办才最赚钱?必须听听他的意见。
夏臻到了后,她让酒楼上菜,这才老老实实说起请他过来的原因。
“这样的小事,永芳姐直接让学长给我带个口信就好了!”听说是这件事,夏臻半真半假地叫起来。
他也没想到,于永芳的手伸得这么长,一听说有这样的好事,马上抢到自已手里。
不过这是好事。
街道福利工厂,确实得赚钱才行,如果其它人来干,就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于永芳有自已在,别的不敢说,每年赚了几万十几万,肯定没问题。
“这可不是小事。”于永芳不知道他在开玩笑,还是真的这样想,却不敢放松。“如果你能帮我赚到钱,不但是帮了街道,还帮了我们于家——”
她为什么这么积极,说到底就是想帮弟弟把老年活动中心真正办好。
一旦这件事达到预期目标,那下次再有记者去采访,可不是一个报导就能简单了事。
只怕全市上下,甚至放眼全国,都会来学习他们的做法。
这样一来,原本就已经名声大噪的志愿者社团,很可能影响力会扩大到全国。
“那我就不客气了。”见她说得郑重,夏臻也不好再乱说。“至于怎么做才能赚钱,只要做好两点就可以了。”
不等她问,他主动往下说。
“第一,产品的款式必须是市面上见不到的,这样就不用担心没有人买。第二,材料最好有创新,因为常用的粗棉布外套,已经无法吸引广大群众了。”
他这次打算把滑雪衫正式搞出来。
原因很简单,它比棉大衣轻薄且加工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
另一方面,材料已经找到,最大的困难已经解决。
“滑雪衫?”于永芳虽然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它真的有那么受欢迎?”
如果夏臻说的一切是真的,那自已只怕不仅仅是获得名声,还能大赚一笔。
她已经想好了,等这边的工厂建起来,只要达到预期,她明年就在鹏城办一家工厂,专门生产这种新款棉衣。
街道的福利工厂,她就算抓得再紧,也不能抽走太多利润。
所以还是得像夏臻说的那样,在鹏城特区,办自已的工厂,那些钱才是自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