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书籍 > 第82章(第2页)

第82章(第2页)

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如衡之平,如鉴之开,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详该。&rdo;可

见书中还广征博引古今养生成就,用圣人之言折衷去取,概括了古今幼老生死问题。

言之有据,议论平实,就像天平一般平正,明镜一样清沏。《养性》书今已不传。

虞翻《会稽典录》曰:&ldo;王充年渐70,乃作《养生》之书,凡16篇。&rdo;(《太平御

览》卷720)。《文心雕龙&iddot;养气篇》曰:&ldo;昔王充著述,制&lso;养气&rso;之篇,验已

(既有经验)而作,岂虚语哉!&rdo;《养性》书名,虞翻作《养生》,刘勰作&ldo;养气&rdo;,

朱谦之说是《养性》之误;蒋祖怡《王充卷》又说刘勰所称《养气篇》为《养性书》

16篇之一(页115,196)。其实&ldo;生&rdo;&ldo;性&rdo;相通,《养生》即《养性》;王充以

气为生命之源:&ldo;用气为性&rdo;,&ldo;以气为寿&rdo;(《无形篇》),养生(或养性)必

先养气,刘勰乃依其要旨而称名,并非有误。至于说《养气》为《养性》之一,可

备一说,惜无确据。臧琳《经义杂记》卷16又说:《自纪篇》中&ldo;闭目塞聪,爱精

自保,适辅眼药引导,疑是16篇之目。&rdo;显系牵强附会,但如果说是《养性》之书

的内容提要,则是可以考虑的。

第五类是杂著,见于记载的有《大儒论》、《果赋》等。《大儒论》作于明帝

水平二年,已佚,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所引袁山松《后汉书》,引文&ldo;大&rdo;字作

&ldo;六&rdo;。《果赋》,已佚,见于《太平御览》卷168引。

王充的著作流传于今的只有《论衡》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目无书,实存

84篇。其余《讥俗》(含《节义》)之书,《政务》之书,《备乏》、《禁酒》之

篇,《养性》(含养气)之书,《大儒论》等,归宿如何,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以为保存于今本《论衡》之中。南京大学《国学丛刊》二卷三期(1923年)张右

源撰文,认为:&ldo;今本《论衡》是把原来的《讥俗》之书,《论衡》之书,《养性》

之书混杂起来了。&rdo;朱谦之亦同此说,还在今本《论衡》中分析出哪是《讥俗》,

哪是《节义》,哪是《政务》,哪是初本《论衡》,哪是《养性》……;北京大学

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亦认为王充的著作虽有遗篇,但以上诸书历经王充本人整

理,都基本保存在今本《论衡》之中,只是具体篇章无法分析了(《前言》)。与

此相反,张宗祥《论衡校订附记》认为:&ldo;请书皆不传,所传者独《论衡》之书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