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一统王朝,若以宋为正统,在史书中以宋为本纪,辽金为载记,则失去了少数民族
的立场;若以辽金为北史,宋分写宋史和南宋史,则又引起有着传统华夷观念的汉族文
官和知识分子的抗争。到了元顺帝时,在贺惟一、巙巙等人的一再建议下,才最后下定
决心纂修三史。至正三年三月(1343年),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
脱脱为都总裁官、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
士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并遴选了一大批史官正式开局。而这一次之
所以成功,除皇帝十分重视之外,也与脱脱裁定,最后解决了正统问题有关系。《庚申
外史》卷上记载:&ldo;先是诸儒议论三国正统不决,至是脱脱独断曰:&lso;三史各与正统、
各系其年号。&rso;议者遂息。&rdo;脱脱的这一裁决虽然专制,但是它既为三史的纂修成功创
造了条件,而且也彻底打破了以汉族政权为正统的传统修史观念。因而在中国史学史上
具有积极意义。于是自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正式纂修三史,五年(1345年)十月,
《宋史》脱稿,前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因脱脱已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因
而《宋史》是由继任的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呈给顺帝的。参与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
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因素不识汉字,因而所起作用不大;主要撰修者除上述揭傒斯等
总裁官外,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
《宋史》修撰的时间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修成后
对它的批评也极多,概括地说,其主要问题是:第一,篇帙庞大,内容繁芜;第二,对
一些人物、事件的评价是非失当之处比比皆是;第三,史料的剪裁、编次、修饰、检校、
考证等方面相当粗糙;第四、事实记载详北宋而略南宋,详南宋前期而略后期,因而轻
重失当;至于史实的疏漏、前后矛盾等则更为常见了。因此易代之后,就有人开始改订,
重修《宋史》,这种行为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出现了不少的作品,这些作品有删繁就简的;有重点改进正统问题。其中最主要的
有:明代五洙《宋史质》100卷;柯维祺《宋史新编》200卷;王惟俭《宋史记》250卷。
清代陈黄中《宋史稿》219卷、陆心源《宋史翼》40卷,等等。这一风气还影响了我们
的邻国,朝鲜的李算也编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