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又有人给赵构支着儿了。
这人就是有过短暂宰相生涯、时任观文殿学士的李纲。
因为政见不同,赵构除了在小朝廷初建时让他露过一会儿脸外,直接将他打发到替补席上养老去了。现在,李纲发话了。他说:&ldo;以往金人南渡,意在侵掠,一旦他们掳掠到了人口、玉帛,夏季暑来势必还师。这一次刘豫渡江南来,必谋割据,朝廷切切不可作退避之计。针对目前状况,有上中下三种应对措施。&rdo;
&ldo;三种应对措施?&rdo;赵构偏过脑袋,眼神愣愣的。
李纲清了清嗓子,说:&ldo;岳飞新立功于襄汉,威名大振,刘豫倾巢而来,他的境内一定空虚。如果皇上给岳飞下一道命令,让他趁这个难得的机会,率领全军直插襄阳,出其不意,雷霆直击,伪齐上下,一定人心大震,自救不暇,咱们再从后面蹑足追击,嘿嘿,不但可以牵制其南牧之兵,也是恢复中原之兆。皇上,这可是上上之策啊。&rdo;对这个&ldo;上上之策&rdo;,赵构有些失望,现在江淮军情紧急,行宫暴露在敌人兵锋之下,作为主力队员的岳飞怎么可以不尽快前来救援呢?
李纲继续侃侃而谈:&ldo;至于中策,则要皇上放弃攻击伪齐老巢的大好机会,召集上游所有兵力顺江而下,旌旗金鼓,千里相望,在强大的声势压迫之下,敌人肯定不敢轻易南渡!到时,可以命得力的大将进屯淮南要害之地,设奇邀击,断绝其粮道,刘豫必定不战而遁。&rdo;老实说,在赵构看来,上策还不如中策!
李纲似乎看穿了赵构的心思,补充了一句:&ldo;中策虽然可以保全东南,却是不能收复中原的……&rdo;赵构阴着脸,不说话。
李纲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ldo;中策的动作太大,各路兵马调动起来举国震动,下策是最简单易行的,当然,也是最冒险的。必须由皇上以亲征之名,作顺动之计,亲率一两员大将直摧敌阵,我军将士得知皇上总领戎事,肯定感奋用力,此战必胜。只是……只是……我担心皇上上了前线,后方号令不通,敌人就有机会乘虚反击,那时各州县望风溃败,后果将不堪设想。&rdo;是够冒险的!
赵构最后采纳的是中策:&ldo;集结所有的部队,陈兵江上,全力阻止敌人过江。&rdo;
当夜,他寝食难安,写信给&ldo;优秀救火队员&rdo;岳飞,命令他尽举全军三万多人,渡江入淮西,火速前来拯救自己这二十多万伟大的皇家卫队。
信中,他说:&ldo;近来淮上探报紧急,朕甚忧之,已降指挥,督卿全军东下。卿夙有忧国爱君之心,可即日引道,兼程前来。朕非卿到,终不安心,卿宜悉之。&rdo;
岳飞接信,赶紧命令徐庆和牛皋带两千余骑为先锋,自己和李山等部将率大军为后继,驰援淮西。
书生战场慑金兵
这时金兵主要集结在庐州(今安徽合淝市),而镇守庐州的是一个叫仇悆的读书人。
仇悆,字泰然,青州益都人。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授邠州司法,初任邓城县(今湖北襄阳北)县令,后调任武陟县(今属河南)县令,为官清廉,&ldo;谳狱详恕,多所全活&rdo;,邓城任满,全城父老牵衣跪地挽留,不忍放行。
金兵南侵,朝廷调数十万军队赶赴燕山,仇悆负责粮运供应,他很尽责,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每一车粮饷,然而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很多将官竟然趁乱纵兵抢掠粮食。为此,他不得不多次与军队交涉,保证军需供应,可惜的是,他的辛勤工作并不能挽救战役失败的命运。
当他好不容易将军饷押送到了涿县(今属河北),大部队已从卢沟河溃退,乱军之中,大批军粮丢失。
在兵败如山倒的大溃败大撤退背景下,他不得不跟随着当时的指挥官刘延庆(刘光世的父亲)撤退。
但他撤退的速度要远远慢于这位长腿主帅。一路上,他不断地收拢那些被击溃的士兵,将他们组织起来,挽回了大量的损失。现在,他任淮西宣抚使镇守庐州,属于刘光世的下属。
刘光世望风遁入建康府,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竟耍起了流氓,胁迫仇悆跟随自己后撤。
仇悆看着刘光世,没有说话。
他已看透了刘延庆、刘光世这对父子畏敌避战的本质。
看着仇悆一副誓死不从的样子,刘光世火了,派宣抚司统制张琦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勒令他赶紧率军一同南逃。
仇悆扬起眉大声斥呵道:&ldo;你们这些武将不负起责任来保卫国土,敌人的影子还没见到,你们就先躲起来了,连我都替你们脸红,现在只有由我们这些文官来以死殉国了,不然,谁来保护老百姓?&rdo;(&ldo;若辈无守土责,吾当以死殉国!寇未至而逃,人何赖焉!&rdo;)坚不为所动,神色不改。张琦等人错愕万分,狼狈不堪地散去了。
&ldo;大军都被主帅带走了,大人您能守得住吗?&rdo;
&ldo;我是淮西宣抚使,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守护城池是我的职责。&rdo;
的确,留在城中的军民有充分的理由对仇悆表示怀疑。毕竟,他是一个不懂军事的文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挑起了那副谁也不愿承担的重担‐‐挽救庐州的危亡。
金人兵临城下,仇悆向宣抚司求援,并派儿子向朝廷告急,都没有回音。相反,他收到了很多小道消息,说宋廷要放弃两淮,退保江南,一时人心惶惶。为了安定民心,他把危急的形势告示州民,激励大家奋起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