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豪强的意见基本上和朝中的官员却是一至的,即使程玉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现在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豪强的掣肘,自己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在豪强里扶植一部分比较开明比较正直的人出来,短时间之内,是不要想打他们的主意。
而江南孙家的消息却是久久不到,在以往孙策当家的年代来说,凡是有任何事情。孙家都是第一个响应的,如今换了孙权,却不知道对自己的态度如何。
让程玉这么牵肠挂肚好久,终于孙权那里的有使者到来,程玉一听大喜过望,虽然不知道是吉是凶,但判决下来总比拖着自己要强上很多,于是命令将使者请来,哪知这时身边的徐庶却对他说:&ldo;主公,这东吴使者乃是来恭贺圣上登基的,先来见主公似乎有些不妥啊。&rdo;
程玉一凛,提醒的是,自己现在还不应太过招摇,免得受到别人的诟病,于是干脆命徐庶先陪同两人入朝去见新皇帝,自己还是排到后面吧。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左右,徐庶才又回来见他,一见面却先对程玉说:&ldo;主公,这两个使臣您可一定要留住啊。&rdo;程玉觉得有点奇怪,怎么徐庶还会对什么人有这么大兴致吗?
经过一问才知道,这次孙权竟然派出了东吴最高规格的外交团队,两个使臣竟然是张纮华歆,却不知道孙权派出这么两个人来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企图。‐‐再听徐庶说下去,两个人见过新皇帝以后,小皇帝哪里有什么主张,既然程玉在徐州,干脆把这个皮球给他踢了过来,&ldo;命令&rdo;他负责招待两个使臣的事情。正好程玉也想了解一下东吴对自己的看法,于是请二人书房相见。
等见过这两个人之后程玉才知道,孙权这次派人来要见的主要人物是自己,不过又有一件让他十分气愤的事情,孙权竟然公然写信向自己讨要官职,说虽然有心帮助自己但他无名无分根本无法镇住江东,希望自己可以册封他为吴侯,也就是承认他对江东的实际控制。
以程玉的脾气真想当场就发作,孙权这样做简直就是趁火打劫,而且也表现出了他的不臣之心,既然当上了吴侯,难免哪天他会想当吴王、吴大帝。可是他想发作的时候,下面的徐庶发现他状态不好,又止住了他,程玉疲惫的请两人先下去休息,然后想听听徐庶对此的看法。
第三十六章位极人臣第四节:逆江战刘备
还是没有多少时间写,我有一个星期没有动了吧,真是不好意思,不但数量在下降,质量也在下降
------------------------------------------------------------------------------------------
徐庶当然不会建议他现在就与东吴决裂,毕竟现在新帝初立,正需要寻找几个盟友,曹操刘备两家已经成为自己眼下的敌人,如果再将孙权也推到敌人那边去,恐怕程玉自己心中的大计就无法实现了。
不过他对程玉也有一个建议希望程玉现在就开始削弱孙权的实力,并对他做好防范,免得哪一天突然翻脸被打个措手不及。
程玉想想,现在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当天晚上大宴群臣,顺便拉拢两位东吴的使者。虽然程玉尽量想让这次宴会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可是当程玉手下的众位名士得知孙权竟然一改孙家以前的作风,厚着脸皮向向程玉讨爵位的时候,自然就有人表示不满,于是竟然唇枪舌剑在语言上向张华两人发起攻击。
张华两个人也是毫不示弱,虽然不至于将这种交锋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上去,但也不肯堕了丝毫东吴的脸面。程玉见话锋越来越不对,慌忙阻止众人。这种必输之仗打之无益,就算能够让两个人下不来台,也无法阻止自己册封孙权的需要,反而伤了彼此的感情,还不如干脆给他来一下狠的。于是程玉尽力挽留两个人在徐州,甚至可以说是硬将两个人劫持在徐州,对于送给孙权的册封诏书,最后程玉干脆在宫中选择了一个宦官,孙权如果也想学自己尽管就让他劫持去,正好可以帮他组建自己的后宫。
虽然在孙权这里得到的消息让程玉气闷万分,但是这总比孙权公然发表反对自己檄文要强,起码短时间之内他还和自己绑在一条线上。不过这样的情况下,程玉已经无法再对江南保持着强大的信心,他也开始考虑是否要对孙家做一些防范。
战乱时代的天空没有一天是晴朗的,公元207年依旧不是风平浪静的一年,曹操经过兖州一役虽然元气大伤,对他来说也并非一点好处也没有,至少他可以将自己的全力都放到修养生息上面来。
不过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好的涵养了,益州的刘备在挫伤孙家以后,将目标放在了整个荆州上,毕竟刘备在荆州地域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人脉,如果随便放弃实在是有一点可惜。于是刘备亲自领兵出三峡,顺长江而下,又命诸葛亮带人马北上渡江,两路夹攻。
当庞统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这是他自己第一次独当一面,而要面对的却是自己求学时的伙伴,想起来自己对诸葛亮难免说心中会有一点阴影的存在,少年时候自己无论在形势分析还是军阵演绎上都要比他低上一筹,几乎差一点点就要成为自己心中的阴影,时隔多年,虽然自己受到主公和徐大哥的不少教益,但能否胜过他还多少有些疑虑,因此庞统竟然一改自己平素大胆张狂的性格,完全摆开了一副守势,在长江边设下防御阵地阻挡益州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