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螳臂什么什么 > 第086章 M1与MT1(第1页)

第086章 M1与MT1(第1页)

与滕俊国相识,还有别样的好处。那就是李冰从此获得了在岷江学院的自由,课,他可上可不上;活动,他可参加可不参加。李冰需要履行的义务,就是参加考试。当然,李冰也需要履行一些特别的义务,譬如以佳宾的身份出席学校举行一些大型活动。

参加考试,李冰不怕。上学期李冰临阵抱佛脚,完全以自己的实力,完爆班级任何对手,其成绩创岷江学院以史以来之第一。当然,这件事儿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由滕俊国对媒体公布。

李冰确实不需要去上课了,因为他的专业水平,已经超过学校的老师,而那些普通的政治课或神马体育课,对于李冰有必要么?

于是,李冰在出了一次风头之后,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现在,李冰主要做三件事,第一件,学习;第二件事,基地与制造;第三件事:修炼。

学习,是学习了解唐郎把包给他的那些资料,存放于他脑海中的微型计算机里。那些资料,当然不仅是计算机或网络知识,实际上,虚拟技术或电子技术,虽然是未来科技的潮流,但却还说不上主流,这有如一辆行驶的汽车,你能说它的导航设备它的无线收听它的行车记录仪是其“主流”?说白了,在未来生活的本质面前,虚拟技术、电子技术、无线通讯等,都只是手段,而且是辅助手段。

譬如,人类要像散步一般登上月球,无线通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更重要的则是动力是能源是纯粹的物的东西。

科学的高度其实是探测到的物质的深度!

李冰的学习当然不会是专业的学习,而是阅读一些概况类的东西,有如文科生应该阅读的《自然科学概述》那种读物,重在了解。具体的科技,如果李冰搞不懂的,有唐郎作他最称职的秘书;而在具体科技方面,李冰要做的,是通过艾哈默尔星际集团,培养一些超越本时代的科技人才。

第二件事,基地与制造。不用说这是李冰阶段性的重点。慕尼森德号星际飞船,因为安装了4台7500万千瓦的常温核聚变发电泵,其能源与动力是绝对不缺的。在偷来近百万吨各型材料后,制造行动将正式展开。

慕尼森德基地上有一片制造区域,这个区域至少有3000米长,1500米宽,大约4。5平方千米的一个制造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制造小型飞船、小型天空武器,至于太空战机这种更小型的东西,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个空间,是第一次李冰登上慕尼森德号时,没有发现的空间,这也正好印证了李冰内心的怀疑。李冰第一次只发现深达600米左右深度的空间,心里就在想,网络上把星际飞船写得巨大无比,为什么这个星际飞船并不特别大呢。虽然600米空间似乎很大,但前红俄制造的安-225运输机也不小啊,机长达84米,翼展89米的巨型运输机,起飞重量达640吨,而且,这架飞机仅仅是1988年代红俄的技术罢了。

所以,既然能够飞行无数光年的星际飞船,怎么可能那么小呢。

随着李冰对慕尼森德号的了解,他算是对星际文明服气了。

此前他看的600米长度的舱室,其实是指挥与控制室。现在他看的这个4。5平方千米的舱室,名曰制造舱。此外,还有生活舱、装备与设备舱、备用物资舱、动力舱等。如果需要,这个慕尼森德基地,完全可供10万人在其中生活与工作。这些舱室的高度有高有低,但仅就面积来说,不下于20平方公里。

在这样充满着科幻气息的舱室里,戴着安全帽的李冰顿时想起毛太祖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让他不禁哼出一句歌词“世界尽在手中……”

根据慕尼森德基地的能力,是可以制造出相当高端的太空战机的,譬如可以从地球起飞,直接在太阳系内进行作战,至于轰炸月球或火星,不过是小菜一碟的事儿。当然,这种战机所消耗的资源与能源,也是一个不小的数据。

最后,李冰选择了最基本的配备,被他命名为“M-1型”的一款设计。

M-1型:机长29。93米;翼展22。58米;机高4。62米;翼面积166。62平米;空中3072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83730千克;

动力系统:2台MSH-1型微型常温核聚变10万千瓦喷气发动机;推力:2X37980千牛;2X49660千牛;航程:600万千米;作战半径:100万千米;最大速度:1。1万千米(大气层内);12。8万千米(太空);推重比:35。7;过载:20G。

武器装备:1。三联装27毫米激光炮4座;2。电磁导弹发射架6座,备弹72枚;3。超声波空爆弹(炸弹)6枚。

此外,关于这款战机,还有十六个字的说明:“无人驾驶,自动导航,垂直起飞,智能作战!”

无人驾驶,看起来是华夏目前那种无人侦察机一个模式,但实际上不一样,因为无人侦察机是地面指挥人员在控制,但M-1型太空战机除了接受地面的战略指令外,并不接受具体的战术指令。因为M-1并不是侦察机,也不仅仅对地面固定目标发起攻击,它是一款往来于近空的格斗机、战略轰炸机,它作战的对象既有固定大型目标,又有空中移动目标。

自动导航,是指M-1起飞之后,地面指挥中心并不与之随时联系,或者说不关心其航线,M-1会根据空中遇到的天气情况、大地表面地形变化、敌情变化等,自动调整高度、方向、速度等。

垂直起飞,这或许是M-1地球表面作战时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众所周知,战争爆发时,机场总是率先遭到打击的地方,而机场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长达上千米的跑道,这个跑道,不要说在地球,就是在月球上也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一款飞机能垂直起飞,那么,战机就可隐藏在城市居民区,可隐藏在山野、树林、水下或任何地方,因为,它所需要的地盘,与篮球场大小差不多罢了,甚至,在矮小的植物之间,建三条宽度为1米长度不超过100米的微型短距离跑道也可以起降并收回机库。

智能作战,是指M-1是由一台智能电脑操控,同时参与作战的战机之间、战机与卫星雷达、地面雷达、海上雷达等实现全面智能联网,实行信息、敌情的全天修、全空域的共享,在对敌攻击时,智能电脑通过信息反馈总能做出最科学、最省力的战术动作,譬如,飞行员驾驶的战机,容易被敌机的假动作所欺骗,同时容易被敌机的假战术所欺骗。但在M-1这儿,就不用担心,因为智能战机只有理性,没有情感,不会出现被敌机“激怒”从而孤军深入或与敌拼命的做法。

至于那些数据,李冰不太懂,但是,如果与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相比,从块头到所有方面,绝对完爆猛禽。譬如猛禽的最大速度才2410千米,而M-1型(慕氏1型)太空战机却高达1。1万千米,至少是猛禽4倍的速度,如果二者在空中相遇,猛禽算是一只鸟的话,那么慕氏1型就是一道闪电,事实上,慕氏1型的速度,比地球上所有的导弹都要快1倍以上,还有谁能奈何它啊。

至于慕氏1型的武器装备,对于地球目前的火力输出标准来说,只能是“徒唤奈何”四个字。27毫米激光炮,哪怕对于美国或对激光研究走在前面的华夏而言,都只是一个概念的东西,或许,在实验室中他们也能输出一次如此大功率的炮击,但那仅仅是一次,仅仅是实验数据,要在太空中,形成猛烈的攻击,不知还要走多少路。

至于M-1型是否隐形的问题,这还用说么。连现在的华夏都能制造出第五代隐形战机,何况以三级文明为基础的M-1战机。而且,M-1不但能在雷达面前隐形,就是在光学仪器与人的眼睛面前也可以隐形,其隐形效果有如一团晃动的气流,色泽很淡,与天空的颜色十分接近,不过,假如在低空,如果以大山为背景,那么M-1就有可能被人发现,但被发现后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认定是M-1,而极大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一团小型龙卷风什么的。

当然,此时李冰也大约知道地球的激光研究问题出在哪儿了,说白了是何功率瞬间输出最大化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材料上必须突破,理论上也还需要突破,譬如输出耗损,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否则,激光炮永远都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东西。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是人类的一大技术难关,从热核武器到能量武器,是人类的又一大技术难关,突破了后一个难关,人类的实力将会得到飞速提升。

天基武器的制造,是李冰关注的又一重点。本来,美国人设想的天基武器,是通过运载火箭将装备送上太空,或者再通过宇宙飞船对天基武器进行组装或维护等,美国人有个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天基武器上天。但显然,在一级文明范畴内考虑天基武器,其成本代价实在高昂,据说,华夏也在对天基武器进行理论预研,而且有传说证明华夏已经拥有能打下美国卫星的武器。

但是,美国也好华夏也好,都无法与李冰的MT-1型天基武器相媲美。

本文来自看书罔小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