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三日的大雪止歇了。
营地回到正轨。附近小树林的成材树木太少,伐木组开始去三里外的采伐点伐木。这是冬天最重要的工作。
他们早晨出发,穿戴好靴子皮帽,带上干粮水壶,长柄斧和大锯,以两架马拉爬犁为核心,跋涉过齐靴深的积雪,进入密密匝匝的树林。
防寒用的柴火和建设用的木材是两种需求。
柴火多捡拾干枯的朽木,而木材主要采伐硬木。
这片小森林蓄积了许多树种,但主要以落叶松为主,枝繁叶茂,树高干直。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仅辛苦,偶尔还会遇到危险。因此伐木组实行轮班制,每个人都有机会。
有一次,晋桐进组。伐木时,一棵松树被锯断,搭挂在另一棵树上不倒。
毛志刚走过来看了看,说要把邻近的另一棵放倒,砸在松树上,这样两棵树就同时倒下,这叫“摘挂”。
晋桐得了指点,抡起斧子一顿猛砍,但他经验不足,松树将倒未倒之际,还没来得及脱离,这棵落叶松就“咔咔”作响,直朝他砸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毛志刚疾走几步,用斧背猛砸了一下即将倒地的树干,大树稍稍偏移,擦着晋桐的左耳,轰然倒落!两棵树同时触地。
好险啊!
刹那间,两人惊出一身冷汗。
从此毛志刚被晋桐戏称为“恩公”。
伐木之外,还有日常的营地修缮整备、拖拉机养护等,工作并不繁重。
以陆天锡、晋桐为首的一伙自称狩猎队,常去附近巡逻打猎。
他们并非经验丰富的猎人,但总有些运气。隔三差五就能猎到野鸡、野兔,人品好的时候还能打到狍子。
在野地逡巡时,往往会发现被狼跟踪,但这些家伙非常狡猾,他们从未打到一只。
难得的荤腥,让大家坚定地支持狩猎。只是子弹难得,很快剩下不足二十发,吴锐正想叫停,狩猎队在荒原上遇到了一个进入满盖的打鹿人。
打鹿人收获满满,爬犁上拖着两支狍子,十几只野鸡、兔子。猎人将身上剩下的三十多发子弹都卖给他们,并约定在沼泽冰融前,会再来一次,给他们送来一千发子弹。
这位抛弃传统进入满盖的猎人并非不求回报。一千发子弹,他要价一百元,而普通人购买的市面价只要五十元。
晋桐咬牙接受了条件,但狩猎还是暂时停止了。肉食也渐渐消失。
冬天虽冷,但时间充裕,工作时可以心安理得地偷一会儿懒。
清晨,晋桐偶尔会拄着锄头,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望望蓝天,看看树上挂着的冰凌。远方被雾霭笼罩,近处有年轻漂亮的姑娘。
无论男女,都被北大荒的严寒监督着,不干活就会冻僵。
根据一致议定的工作排班,除了伐木队,其他人早上八点开始干活,九点休息。十点再干,十一点就午休、吃饭。
午后更轻松,一点开始,三点收工。
不干活的时候,大家没有把时间浪费在玩纸牌侃大山上。
他们是一群爱学习的人。北荒是长知识的绝好机会,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写文章。
进入十二月,下午三点半太阳就落山了。遗憾的是煤油不足。为了节省,仅有的两盏煤油灯,都被限时使用。
这个时段也是晋静的夜晚上课时间。
为了保护视力,晚课大多以讲述为主,比如历史、地理、法律常识等。
晋静上课的时候,晋桐有时插几句话,有时写自己的笔记。
荒原上纸与笔都是珍贵的,晋静为自学准备了一些,只够她自己用的。晋桐带了两瓶墨水,两支钢笔、一沓稿纸,三个空白笔记本。用完了只能明年再买。
正因如此,他下笔非常慎重,偶尔开玩笑说自己惜墨如金。
夜晚也是革命者开会讨论大同主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