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太尉此计。
是典型的坐看狗咬狗一嘴毛之后,再渔翁得利,李平渊死后,不去收复西凉,是因为他的军队还在,各大将军还在。
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又经历一次内乱。
可谓十年难遇的大好时机。
楚帝思索了一下,以他表现出的性格必须要拒绝,可玄女教那边也快到收网的关键时刻,再忍忍……
“曹太尉,不必说了,谁还有其他计划?”
“这……陛下……”
陈柏摇摇头,示意曹必安不用再说。
他也比较倾向曹必安的主意,但是嘛,让陆伯昌出手,打压的意思太明显,镇北王明显更合适。
正是天下动乱之际。
可不能让其他人觉得镇北王与皇室身心分离。
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并不好。
“陛下,臣亦有一计。”
“且说。”
“诏安!”
“什么?!”
这下连楚帝都惊了,这不是你啊陈柏,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曹太尉也是惊疑,下意识就想反驳。
众多朝臣也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李适是李平渊的孙子怎么可能接受诏安!
“陛下。”
陈柏无视众多非议,继续道。
“李适此人曾是南业人,从小便在江南水乡之中成长,受人文环境熏陶,曾参与过两次本朝科举。”
“第一次因为年龄太小,答题尚不稳重,不够成熟,没能中得。”
“这点无可厚非,而第二次……”
陈柏看了一眼何布政使,意味未明。
从怀里掏出试卷,很多空白的地方都已经被他撕掉了,无他,白卷不好看,留下的都是李适曾经认认真真答满了的内容。
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便是文章。
满篇治国安邦的千古名句,看的陈柏心中充满震惊。
虽没写出实际措施。
但仅写出这些句子,这些词汇就代表他的文化功底深不可测,是真正的大才之辈。
这种人居然没中,大楚的科举制度太烂了啊。
不然李适如果考中秀才,应该会继续往这条路发展吧……
并且调查李适过往的时候,陈柏发展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李适的父母,不像他父母,死的太蹊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