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笔钱只是特殊情况,不是日后的例制。”
苏令看向众人,关于要重新厘定府库和内库的事情,永乐城的这些老爷们已经嚷嚷很久了。
在他看来,这些老爷就是觊觎郡公府的钱!
也不看郡公为了打仗,自己从内库贴进去多少钱,多少政务堂不肯开支的经费,都是郡公府在承担的。
而且苏郡公收的钱,没有一分用在自己的享乐上,就连百丈楼,也都让了一部分给皇帝元诩居住,没有大兴土木建造新楼。
也亏着郡公高瞻远瞩,早就将郡公府的内库和户部的府库分下来。
所以郡公府面对政务堂的“讨饭”,才能有这样的底气。
支援府库的金银是郡公恩典拨给的,不是府库应该拿的!
这笔钱就是一笔的买卖!日后要钱,政务堂还要继续向郡公府内库来讨要!
苏令是在重申和政务堂的协议,已经划给内库的钱,都是郡公的钱,政务堂不能染指!
听到这里,苏绰也明白了苏令的意思。
苏绰其实也有些惭愧,郡公将政务堂交给自己,为了控制开支,苏绰也建立了严格的财政纪律,可是依然无法阻止日益增长的预算。
没办法,其实就算是不打仗,这几年来关中的官府和军队开支也在飞快的膨胀。
打仗只是将这个问题提前了几年罢了。
苏令想到了郡公曾经和自己说过的话,“任何官僚机构的终极目标就只有两个,管理更多的人员和控制更多的金钱。”
关中的政务系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苏令也进行过调查,就在永乐城附近的几个县,就在刚刚解决了官员温饱问题后,官府就开始的大规模的增加人手。
那个县的县长,甚至专门雇佣了四个衙役,给他出行抬轿子,还给县衙雇佣了几名老乡,专门给他烧菜。
如果说这些私人的开支,顶多算是改善生活,实际上支出的金额并不算大。
那么一些县长县令为了政绩,大规模兴修的工程就是无底洞了。
同样是那个县,县官上任后,就组织县里开始兴修水渠。
按理说,修建水渠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个县官根本不懂水利,也没有统一的规划,他兴修水利的唯一目的就是自己的政绩。
为了兴修水利,这个县官强行征用了县里的大部分男丁,可是修建的水渠却没有经过多少可供耕种的农田,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这些水渠的实际灌溉效果也很有限。
苏令之所以知道这件事,也是因为这个县官盘剥当地的行商,被郡公府商队的商人投诉到了自己这边,然后由苏令上报给了苏泽,苏泽命令了检校郎去调查,这才发现了这些问题。
不出意外,这个县长已经被革职,交给有司法办了。
但是这样的现象,恐怕在关中也是普遍现象,要不然各级官府日益膨胀的开支是怎么来的?
只不过这个县长撞到了枪口上,被发现了而已。
用陈留公主的说法,再多的钱给这些官儿,他们都能全部花完。
这也是为什么郡公要设立内库的原因。
苏令不禁感慨,郡公也是高瞻远瞩,知道有今天这么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