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引起不同一般的反应,但绝不丧失诚意。
通过各种心理战可以看出对手的内心:
1.提出两面性的质问
说话模棱两可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下面三种:
第一种:有意掩饰自己的真心;
第二种:对自己的意见没有意见;
第三种:故意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以便不卷人某种是非。
学者或是评论家,应记者的要求对微妙的问题发表意见的时候,虽然会说出一
个结论,最后,总是再加一句:“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
老奸巨猾的企业主管,在开会时,就懂得把这种“两面性”很巧妙地运用在他
的话里,以便事后有个申辩的机会。
例如,他会说:“这个问题可说是燃眉之急,因此,我必须慎重考虑。我打算
尽可能迅速地想出一个万全的对策。”
这句话,既可解释为“很快就想出对策”,也可以解释为“花点时间好好去研
究”。
妙就妙在不管事情如何演变,他都可以卸除责任。
交谈之中,如果对方所说的内容,有浓厚的“两面性”,那就表示其犹豫不已,
有意避免造成统一性的印象。
若想揭他的真心,这种“两面性”的理论,也可以成为有效的利器。
也就是说,当对方只强调事情的一面来下结论,你就要发出强调另一面的质询,
借此套出他的真意。
当然,“欲速不达”是真理,“打铁趁热”也是真理。每一件事情必有它的两面
性,关键是如何视情况而做应变。
他下的决定如果站不住脚,只要向他强调“两面性”,他的结论就会轻易地有
了改变,或是迷疑丛生。
相反,如果意志甚坚,则任你如何强调“两面性”,他还是无动于衷,绝对不
会改变他的结论。
2.轻易回答“我懂了”
俗语说:闻一知十。世上就有只听对方说出“一”,就能知道“十”这种脑筋
奇灵的人。
但是,这种人毕竟不多,以一般人脑筋,闻“一”知“一”才是正常。
如果跟你初次见面的人,来个闻“一”知“十”的态度,你得有个戒意才是。
因为对你的性格,或是心态所知无多的人,闻“一”就摆出知“十”的态度,
那就表示,他很可能“不愿意再听你说下去”。
他之所以不明示拒绝的态度,是因为屈服于你给他的心理压力,才无法把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