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远处有铃声响起,紧接着就有三位小姐走进了房间。她们分别走到三张桌子前,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米勒小姐也坐下了,她坐在靠门最近的第四把空椅子上。椅子旁围绕着一群年龄最小的孩子,而我被安排到了这个班级,站在最后面。
功课开始了。先是反复念诵当天的短祷告,接下来就是读几篇经文,最后是轻声缓慢地朗诵《圣经》中的章节,完成这些功课大概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当功课完成之后,天已经大亮了。钟声又不知疲倦地第四次响起,于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家站好队,大步走进另一个房间去用早餐。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到东西了,我就很高兴,昨天吃得太少了,现在我快饿坏了。
饭厅的顶棚很低,而且房间更暗一些。饭厅里有两张长桌,上面放着两大盆热气腾腾的东西。但它们散发出来的味道太令人失望了,以至于这味道飘到非得吃它们不可的人的鼻子里,这些人的表情充满厌恶与不满。站在排头的第一班的高个子姑娘们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
“真讨厌,粥又熬煳了!”
“安静!”一个声音喊道。这回说话的不是米勒小姐,而是一位高级教师。她个子很小,皮肤黝黑,但是打扮得很时髦,不过脸色有些阴沉。她站在桌子的上手位置,另一位身材更为丰满的女士维持另一张桌子的秩序。我试图找那位第一天晚上见过我的女士,但没能找到。米勒小姐与我同桌,坐在主位下手的位置。还有一位长相有些奇怪,有点儿像外国妇女的人——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法语老师——在另一张餐桌的主位坐着。大家一起做了一段长时间的感恩祷告,还唱了一首赞美诗,接着有一个仆人给老师们送来了茶点,早餐开始了。
我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所以拿起羹匙就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勺,也不理会什么滋味了。但是,当胃里有了些食物,没有那么饥饿时,就会发现汤勺里的东西简直不能下咽,令人作呕。熬煳的粥和烂了的马铃薯一样糟糕,即便饥肠辘辘,也会厌恶这些食物的。羹匙在每个人的手里缓慢地动着,我看见每位姑娘都试着吃一口自己的食物,努力地将其吞下去,但大多数都立刻放弃了。早餐时间结束了,虽然谁都没吃,但是我们照样做了感恩祷告,对我们未曾得到过的食物表示感谢,并且唱了第二首赞美诗,一切完毕,便离开餐厅到教室去了。待我走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经过餐桌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师舀了一碗粥,放到嘴里尝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了不满的神情。她看了看其他人,之后一位胖胖的老师说:“多么恶心的食物啊!真丢脸!”
大概过了一刻钟,才开始正式的教学。在这一刻钟内,教室里人声鼎沸,很吵闹。看来这段时间是允许大家自由交谈的,所以大家利用这个机会议论起早餐来。几乎每个人都抱怨这顿早餐难吃,都大骂了一番。多么可怜的姑娘们,所有的不满只能有这一种宣泄的方式,也仅仅以此为安慰。在这段时间里,米勒小姐是教室里唯一的老师,所以好多姑娘都围着她,说话时还配有不满的手势。我听到有人提到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名字,米勒小姐一听到这个名字便无奈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刻意去回避这种情绪,看来她也有同感。
教室里的钟指到九点,米勒小姐离开了那些围在她身边的姑娘,站到教室的正中央,说道:“好了,安静下来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纪律的作用就在于此,不到五分钟,原本吵闹的教室就变得井然有序了。安静的力量占据了上风,嘈杂的声音逐渐消失。高级教师们都准时走进了教室,但好像所有的人都还在等待着什么。八十位姑娘齐刷刷地坐在屋子两边的长凳上,身体挺直,一动不动。她们就像一群怪人,每个人的头发都直溜溜地梳到后面,没有一丝鬈发或乱发。她们穿的是统一的褐色衣服,高高的领子上面还加了一个窄窄的拆卸领,把脖子围得严严实实。每个人的罩衣前胸都系着一个亚麻布做的口袋,形状就像苏格兰高地人用的钱包,以便工作。她们还穿着羊毛长袜和样式很土的鞋子,那是乡下人自己做的,鞋子上还装饰着铜扣。这些人中有二十多位成熟的姑娘,她们穿着这身衣服总是显得怪怪的,即便是很漂亮的少女,看起来也很奇怪。
我正在仔细地看着她们的装扮,其间还打量了一下老师们——确切地说,没有一个人看起来是很舒服的。身体强壮的那位看起来粗俗,皮肤黝黑的那位凶巴巴的,外国的老师应该极为严厉。至于米勒小姐,看样子就觉得她很可怜,脸色发紫,一看就是疲劳过度的样子。我的目光正在一张张脸上游移,突然全校学生就像按了弹簧一样弹了起来,几乎在同一时间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奇怪了,我没有听到有人下口令啊。可是我还没回过神来,全体学生又都坐下了。我跟随大家的目光,看到了那天晚上接待我的那位女士。她站在这间长方形教室最前面的壁炉边上,没有说话,只是神情严肃地看着眼前这两排姑娘。米勒小姐走近她,好像与她耳语了几个问题,在得到回答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说道:“一班班长,去把地球仪拿过来!”
在等待这条指令执行完毕的时间里,那位女士慢慢地从教室的一头走了过来。我觉得我的身上一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用来表达敬意的器官,否则不会现在还保留着对她的崇敬。当时我就满怀这种心情,用目光跟随着她的脚步,一步不差。现在是白天,我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她那高挑匀称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神情慈祥、和蔼的棕色眼眸,细长的眼睫毛,宽阔的额头,还有两鬓深棕色的头发——依照流行的样式梳成圆圆的发卷,在当时这种光滑的发辫和长长的鬈发还没有普遍流行起来。她所穿的服装也很时髦,紫色的布料上镶嵌着黑丝绒的西班牙饰边,腰带上还挂着一只闪闪发光的金表(当时手表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如果想要使我眼前这幅画面更加完整,那么就需要再配上她清秀的面容和端庄的仪态。这样,坦普尔小姐的特征就表达清楚了。其实她的名字叫玛丽亚?坦普尔,我是后来给她送祈祷书时看到了书上写的她的全名。
洛伍德学校的校长(这就是这位女士的职务)走到放着两个地球仪的桌子旁,坐下来,之后把第一班的同学叫到她的周围,给她们上地理课。低年纪的学生会被其他老师分别叫走,学习历史、语法之类的课。一节课大概是一个小时,接着是写作和数学。坦普尔小姐还给年龄大一些的姑娘上音乐课。每一节课都有钟点计时。当钟敲打了十二下之后,校长站起身,说:“我有话要跟学生们讲。”
本来下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就开始出现嘈杂的声音,但是大家一听到她说话就立刻恢复了安静。她继续说:“今天的早餐你们应该都没有吃,现在一定饿坏了。我已经吩咐厨房,为大家准备了面包和乳酪当点心。”
全体老师都用很诧异的眼神看着她。
“这件事情我来负责。”她补充了一句,似乎是对她们的解释,之后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面包和乳酪就被端了进来,分发给大家。全体学生都很高兴。随后,大家接到了下一个指令,那就是“到花园里去”!于是,每个学生都戴上一顶粗糙的草帽,用来系帽子的白布带也是被染了色的,身上都披着灰粗绒布料的斗篷。我当然穿着同样的衣服,戴着同样的帽子,跟随大家一起走到室外去。
这座花园的四周被高高的围墙围着,场地很大,但看不到外面的景色。花园里的一边,有一座带顶的亭子,还有几条较宽的走道,都是通往中间的花坛的。这个大花坛被分成一个个小花坛,每位学生负责一个,可以说,她们是花坛的主人。如果是鲜花争艳的时节,这里一定很漂亮。但是现在正值冬季,一月份的景致只有凋零的冷清。我站在那里,打量着花园各处,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在这种天气参加户外活动,还真是不大舒服。虽然没有下雨,但昨夜的潮气还没有散尽,再加上浓浓的雾,天空是灰色的,地面都是潮湿的。只有几位身体比较好的姑娘在外面跑来跑去,很是活跃,但是,身体单薄、脸色苍白的姑娘就只能挤在走廊里取暖了。阴冷的湿气侵入她们颤抖的身体,我偶尔听到几声干咳。
我没有主动和别人说话,而且似乎也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独自站在那里,我早就习惯了享受孤独,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和压抑。我倚靠着回廊的柱子,用灰色的斗篷把自己裹严实,尽力将寒冷阻挡在外面,忘记饥饿的感觉,全身心地去观察和思考。但是我脑中的所思所想总是断断续续,没有一点值得写在纸上。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是在哪里。盖茨黑德府的生活已经离我越来越远,而现在的生活让我觉得陌生,充满了疑惑。至于今后的生活,我更是无法揣测。我看了看四周的花园,就像修道院一样,再看看学校的校舍,一半是灰暗古旧的,而另一半很新。新的那一半是教室和寝室,因为窗上装有格子窗,所以光线会好些,说那里是教堂,也会有人信。门上有一块石匾,上面刻着这样的文字:
洛伍德慈善学校——此部分由本郡布罗克赫斯特府的内奥米?布罗克赫斯特重建于公元××××年。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六节
我一遍遍地读着这些文字,觉得其中一定有某些含义,但我怎样都理解不了。我正在试图理解“慈善学校”的含义,并且在脑袋中翻找这句话与经文之间的关系。就在此时,我听到了来自身后的咳嗽声。我转过头,看到一位姑娘坐在近处的石凳上,正低着头痴迷地看着一本书。从我的方向看过去,书名是《拉塞拉斯》①。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也被它吸引了。她翻书的时候,恰巧在抬头的瞬间注意到了我。于是我直接地问她:“这本书好看吗?”此时,我已经想着以后向她借来看看。
“我很喜欢。”她先是看了我一两秒钟,之后才回答我的问题。
“它是讲什么的?”我继续问。我也不知道我怎么这么胆大,居然可以同一位陌生人交谈。这可不是我本来的性格,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应该是她的专注吸引了我,因为我也喜欢看书,尽管那时我看的书都还比较浅显。内容严肃、主题深奥的书,我还没有办法看懂。
“你可以自己看看。”那位姑娘一边回答,一边将书递给我。
我粗略地翻看了一下,很快就确认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且也并不像书名那么吸引我。以我当时的文学修养来说,《拉塞拉斯》太枯燥乏味了。书中没有仙女,也没有妖怪,密密麻麻全是文字,没有一点儿鲜艳的色彩和图画。我把书还给了她,她只是默默地接下,之后又开始聚精会神地看起来。我再一次打扰她:“你能告诉我,门口那块石匾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吗?洛伍德慈善学校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现在住宿的这栋房子。”
“那为什么叫它‘慈善学校’呢?与别的学校的差别是什么?”
“这所学校是半慈善性质的,你和我,以及其他孩子都是这所慈善学校的学生。我想,你应该也是孤儿,要不就是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已经不在了,对吗?”
“在我记事之前,他们就都去世了。”
“嗯,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这样,不是失去了爸爸,就是失去了妈妈,或者父母都离世了。所以,这里也叫做孤儿院。”
“我们不用支付学费吗?他们免费教育、抚养我们吗?”
“我们自己需要付一些钱,或者由我们的朋友付,每年十五英镑。”
“那他们为什么还称我们是慈善学校的孩子?”
“因为十五英镑不足以支付我们的生活费和学费,缺少的部分是通过社会的捐助来补足的。”